理学 >>> 生物学 >>> 分子生物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分子生物学相关记录3037条 . 查询时间(4.64 秒)
《果树学报》2024年第41卷9期目录。
《果树学报》2024年第41卷10期目录。
何昕,湖南农业大学内聘教授、硕士生导师,2011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油菜分子生物学创新团队”骨干,湖南农业大学油菜团队骨干。主要开展早熟油菜逆境分子生物学研究:搜集自然群体,创建突变体,筛选鉴定优良早熟抗逆甘蓝型油菜种质,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图位克隆、反向遗传等技术手段挖掘和克隆参与调控甘蓝型油菜早熟抗逆(特别是抗寒抗冻)的基因,揭示其作用分子机理;同时结合基因编辑等生物技术手段,创造出满...
孟栓,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副教授。主讲本科生课程《植物基因工程原理与技术》、《植物生理生化及实验技术》和《农业现代化》等;参与讲授硕士生和博士生课程《作物生理及分子生物学》等;获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支持;指导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科研创新项目。利用分子遗传学、作物生理学和作物栽培学等手段鉴定水稻氮素营养和重金属元素转运、分配的关键调控因子,解析氮素营养调控水稻产量、品质和逆境适应的机理及其应用途径。...
叶能辉,现任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博士生导师,农学院水稻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团队负责人,2023年入选湖南省“芙蓉学者计划”特聘教授,曾获深圳市“孔雀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第二层次人才奖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青年基金1项,湖南省重点研发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一等资助项目和湖南省各级项目7项。在Cell Research,Trends in Plant Science,New Phytolo...
吴秋云,1972年生,女,汉族,博士,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南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食用菌岗位专家,兼任湖南省食用菌协会副会长。主要从事食用菌种质资源的收集评价以及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示范工作。近年来主持和主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省重点研发计划以及省教育厅等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制定行业标准及生产技术规程3个,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获计算机软件著作...
李娟,1981年生,女,土家族,湖南石门人,茶学,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茶树资源及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先后参与多项国家级及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15篇,参编教材或专著4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件。获第三届“全国茶学专业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团队开发出了一种创新的工具——由单一DNA分子折叠成的四指微型“手”。其被命名为NanoGripper。这个纳米级别的“手”不仅能高效地捕捉病毒,实现高度敏感的快速检测,还有潜力阻止病毒入侵细胞,避免感染发生。该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机器人》杂志上。
2024年11月4日,《自然-植物》(Nature Plant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张鹏研究组完成的题为Cryo-EM structure and molecular mechanism of the jasmonic acid transporter ABCG16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ABC(ATP-binding cassette)家族转运蛋白ABCG16特异识别和...
埃隆·里夫·马斯克,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同时长期霸占“世界首富”的名号,他如此评价mRNA技术:“基本上你可以用mRNA治愈一切。mRNA就像计算机程序,通过对这种合成病毒进行编程,它可以执行你所需的任何操作。甚至,把人类变成蝴蝶。”
真核生物的转录组由大量蛋白编码mRNA、非编码RNA和环形RNA等多种分子组成,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因此,如何在庞大而复杂的转录组中高效、精准地检测目标转录本,成为当前生命科学及医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挑战。传统的靶向转录组检测方法需要在测序前通过探针捕获或实验富集,操作繁琐,且常常无法保留样本中的全部转录组信息,导致文库用途受限,难以用于大规模整合分析,极大制约了靶向转录组研究的应用场景。
2024年10月8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部生物分子高分辨分离分析及代谢组学研究组(1808组)刘心昱研究员、许国旺研究员团队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向楠教授合作,基于功能代谢组学策略,整合毛细管电泳-飞行时间质谱的代谢组学分析和分子生物学手段,揭示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型肺腺癌的嘌呤代谢重塑及其作用机制,有望为EGFR突变型肺腺癌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原医学院生物化学系。成立于1978年,在全国著名生化学家任邦哲教授的带领下开出暨南大学复办后医学院的第一门本科生物化学课程。
头发丝,大约是肉眼可见的极限,它的直径约100微米,细胞是头发丝的1/10,细胞核则只有几微米。然而,这小小的细胞核,承载着海量的高价值遗传信息。
何春燕 副教授,学科专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方向:医学教育。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