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ZN”相关记录15条 . 查询时间(0.484 秒)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411/12/2024111291913166.png)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科学岛团队构筑高电位高利用率水系Zn-I2电池(图)
电池 电解 量子材料
2024/11/12
2024年6月24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固体所计算物理与量子材料研究部利用一种含有胺基和Cl离子的电解液添加剂三甲胺盐酸盐(TAH),构筑了高利用率高电位的水系Zn-I2电池,为该电池的开发提供了一种新方案。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45/21/2024521144924589.png)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王健等–GRL:利用Zn-Mo同位素示踪深部碳循环(图)
王健 同位素 碳循环
2024/5/21
了解碳在地球上的循环对于我们理解生命起源、地质过程和气候变化至关重要。研究碳循环不仅是构建宜居地球的基础,也符合“碳中和”政策的需要。地球上的碳大部分储存在地表的沉积碳酸盐中,并可以随俯冲板块进入到地球内部。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讨俯冲碳酸盐的去向和影响。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41/18/2024118102950205.png)
地化所厘定工业革命以来发达国家对我国污染重金属Pb和Zn的输入沉积贡献(图)
污染重金属 沉积 生态系统
2024/1/18
自工业革命以来,快速增长的工业活动加速了化石燃料和矿产资源的消耗,导致大量的污染物释放到环境中。其中,挥发性重金属如Pb和Zn因其在大气中的远距离迁移及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的持久性毒害而受关注。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因经济快速发展,被国际社会认为向全球大气中排放了大量重金属。然而,在进入快速工业化发展之前,我国也受到了来自其他地区的跨界大气重金属传输和沉积的影响,但缺乏科学上的证据。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39/25/202392516281878.gif)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310/2/202310216145292.gif)
中国科学院亚纳米尺度配位不饱和Zn催化乙苯脱氢研究获进展(图)
亚纳米尺度 催化 乙苯脱氢
2023/10/2
亚纳米尺度下原子级分散的金属活性中心通常具有较强的C-H键活化能力,因其具有高表面能和热力学不稳定性,在烷烃脱氢等高温催化反应中较易烧结形成较大的纳米颗粒,从而降低催化性能。因此,开发热稳定性高的烷烃脱氢催化材料是烷烃脱氢领域的焦点。2023年9月21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洪阳、副研究员刁江勇、特别研究助理博士研究生王琳琳、研究员王晓辉,联合北京大学教授马丁、香港...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310/29/2023102915395528.gif)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亚纳米尺度配位不饱和Zn催化乙苯脱氢研究取得进展(图)
亚纳米尺度 催化 乙苯脱氢
2023/10/29
亚纳米尺度下原子级分散的金属活性中心通常具有较强的C-H键活化能力,但由于其具有高表面能和热力学不稳定性,在烷烃脱氢等高温催化反应中较易烧结形成较大的纳米颗粒,从而降低催化性能。因此开发热稳定性高的烷烃脱氢催化材料是烷烃脱氢领域的一个研究焦点。最近,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刘洪阳研究员、刁江勇副研究员、特别研究助理王琳琳博士与王晓辉研究员、北京大学马丁教授、香港科技大学王宁教授...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36/14/202361492727254.jpg)
华中农业大学在土壤铁氧化物表面Zn环境行为方面取得系列进展(图)
土壤铁氧化物 Zn环境行为 地球化学循环 土壤矿物
2023/6/14
2023年4月17日,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矿物与环境团队殷辉副教授在铁氧化物表面Zn环境行为方面取得系列进展,相关成果分别以“Iron oxyhydroxide polytype (γ-, δ- and β-FeOOH) structures govern Zn mobility”和“Zinc Stable Isotope Fractionation Mechanisms during ...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35/18/202351816593308.jpg)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25/10/2022510145320975.png)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110/22/20211022131620426.gif)
在整体呈温室气候条件的白垩纪期间,由于大火成岩省岩浆作用,导致大气中CO2含量激增和全球快速升温,促使地球进入极热气候状态,并引起海洋缺氧和大规模有机质埋藏,称为大洋缺氧事件(Oceanic Anoxic Events, OAEs)。Cenomanian晚期(约94Ma)发生的OAE 2是其中典型代表,期间的环境演化一直是古气候、古海洋领域的研究热点。该事件持续时间不足一百万年,此后地球系统恢复至...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13/22/202132295316.jpg)
过去20年来,可见光、近红外和短波红外光谱(VNIR-SWIR)逐渐被广泛应用于矿产勘查,主要是利用野外便携式光谱仪刻画斑岩、浅成低温热液、VMS(火山岩含矿的块状硫化物矿床)等一系列热液矿床的蚀变特征。该类分析可以识别对红外线敏感的矿物从而准确划分蚀变带、通过识别指针矿物帮助预测靶区、查明品位控制因素和解决其它与采矿相关的实际问题。该技术的最大优点在于快速(一个样品只需几秒到十几秒)且无损,非常...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08/26/20208269613560.jpg)
NG:沉积岩容矿Cu-Pb-Zn矿床受控于克拉通边缘稳定性(图)
NG 沉积岩 Cu-Pb-Zn矿 稳定性
2020/8/26
贱金属是指除了金、银、铂等贵金属之外其它的所有金属,如铁、铜、铅、锌、镍、铝、锡和钨等。沉积岩容矿贱金属矿床由于储量大(相对于火山块状硫化物矿床)、品位高(相对于斑岩铜矿),并且开采过程中环境污染小,适应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向清洁能源经济过渡的需求,但现有矿产资源的开采速度已经超过了新矿床发现的资源量。为了扭转这种态势,必须大幅度提高矿床勘查的成功率,尤其是找寻那些埋藏在沉积物或冰层等浅覆盖物之下的矿...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1912/4/2019124165853959.png)
利用Cu、Zn同位素研究月球挥发和月核形成过程取得重要进展(图)
Cu、Zn同位素 月球挥发 月核形成
2019/12/4
大碰撞假说认为,月球形成于一个火星大小的行星和原始地球在45亿年前发生的大碰撞。碰撞后的物质飞溅到太空,在月球轨道聚集增生,形成炙热熔融的月球岩浆洋,之后从中分异出月核、月幔和月壳的结构。大碰撞事件深刻地改变了地月系统的行星环境和化学组成,是地月系统经历的最重要行星事件。一般认为,大碰撞时的挥发作用会改变月球的元素和同位素组成,但是对于月球圈层分异、特别是月核形成过程还知之甚少,主要原因是缺乏对元...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195/22/201952210163245.jpg)
辽宁大学化学院马天翼教授科研团队在Zn-Ni-Co三元金属氢氧化物的设计合成及储能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图)
辽宁大学 化学院 马天翼 教授 科研团队 Zn-Ni-Co 三元金属 氢氧化物
2019/5/22
近日,化学院马天翼教授科研团队在三元金属氢氧化物的储能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利用高效、可控的电化学技术,在导电碳纤维表面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具有多级微纳米结构的高负载量Zn-Ni-Co三元金属氢氧化物电容材料,分析其微纳米结构构建过程。该结构设计缩短了离子在材料体相中的传质距离,Zn-Ni-Co三元金属氢氧化物中多元金属的结合及彼此协调作用有效解决了氢氧化物电极传质速率慢、倍率性能差的问题。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185/23/2018523164529501.jpg)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揭示华北克拉通南缘晚中生代花岗岩及其与Mo-Au-Pb-Zn成矿作用关系(图)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华北克拉通 南缘晚中生代 花岗岩 Mo-Au-Pb-Zn 成矿
2018/5/23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赵太平及其合作者针对华北南缘中生代的岩浆作用及其与成矿的关系,近年来开展了细致的研究工作,系统总结了前人研究资料,对岩浆岩的时空演变、成矿流体的特征、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等方面进行了综述。研究表明,华北克拉通南缘晚中生代大规模的岩浆作用经历了两个阶段的演化(图1a),其地球化学组成在127Ma前后发生明显转变(图2),是对华北克拉通南缘晚中生代构造体制由加厚的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