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通信技术 >>> 通信传输技术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通信传输技术 图相关记录82条 . 查询时间(3.734 秒)
无线数据传输装置(图)     无线  数据传输  装置       2024/10/29
核心技术:针对现有的RS485总线(或RS232)开发的无线解决方案,实现RS485总线(或RS232)和无线通信之间的透明传输,可替换现有的RS485总线(或RS232)。在原有设备不做任何改动的情况下,实现数据的无线传输,节省布线成本。模块反应时间最短为5ms,可以满足大部分应用的实时性需求,具有较高实时性,可替代PLC的485总线,接入PLC控制系统中时,典型的主站-从站轮询周期为50ms。...
近日,通信工程学院刘明骞副教授,硕士生郭菲,英国杜伦大学Yunfei Chen教授及大连理工大学赵楠教授合作完成的最新研究成果“Blind Modulation Classification for OFDM in the Presence of Carrier Frequency Offsets”获得IEEE TAOS TC(IEEE传输介入与光系统技术委员会)2023年度最佳论文奖。
2024年7月24日消息,NASA格伦研究中心首次利用激光通信技术实现从飞机至国际空间站的4K视频双向传输。
2024年7月18日,中国科技网子午工程——稻城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高通量科学数据传输专线(以下简称专线)工作座谈会在中国科技网成都分中心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以下简称空间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王树志主持。
2024年6月22日,第三届中国电磁频谱学术大会“电磁感知与隐蔽传输”专题论坛在陕西省西安市举办。本次专题论坛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承办,中国电科网络通信研究院河北省电磁频谱认知与管控重点实验室和成都中星世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承办。
2024年5月30日,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青年科技协会邀请雅典大学P. Takis Mathiopoulos教授和庆应义塾大学Naoaki Yamanaka教授来院进行交流讲座,王路副教授主持会议。此次活动为“信通学院学术交流论坛”第12期,吸引了近百名学生和学院教授,共同参加了这场题为“超越5G接入网络技术:利用功率和无线电在新结构空心光纤中的应用”和“混合广义衰落信道上的双跳AF中...
双跳放大和前向(AF)中继通信系统的端到端性能,其中源到中继和中继到目的地信道受到不同衰落条件的影响。我们考虑混合广义衰落信道的情况,其中一跳信道受到η-μ衰落,而另一跳信道则受到κ-μ衰落。这种混合衰落传播信道能够精确地建模各种实际的双跳传输。这种环境的例子在微/宏蜂窝系统和/或混合卫星/地面无线通信系统中遇到,其中通常只有一跳的信道具有视线分量。对于CSI辅助和固定增益中继以及整数值衰落参数,...
2024年5月9日上午,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国肯特大学工学院王江舟教授应邀为长安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师生作“毫米波通感一体化研究”专题学术报告,报告由我院副院长王威主持,学院相关专业140余名师生参加。
2023年9月,信息工程学院王威教授团队吕悦博士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中科院Top期刊《IEEE Antennas and Wireless Propagation Letters》上发表论文《Low-Altitude UAV Air-to-Ground Multilink Channel Modeling and Analysis at 2.4 and 5.9 GHz》。论文第一署名单位和通讯作者单位...
2024年4月29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先进激光与光电功能材料部特种玻璃与光纤研究中心团队,基于多模设计的反谐振空芯光纤(anti-resonant hollow-core fiber,AR-HCF)实现了多模1064 nm高功率纳秒脉冲激光的高效传输,相关成果以“Delivery of nanosecond laser pulses by multi-mode anti-reson...
近日,哈工大电信学院祁嘉然教授团队在微波无线输能领域取得新进展,开发出紧凑型无线电力传输框架。相关成果以《基于两比特紧凑可重构透射式超构表面的智能无线能量传输》(Intelligent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via a 2-bit Compact ReconfigurableTransmissive-Metasurface-Based Router)为题发表在《自然通讯》...
近日,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毫米波全国重点实验室张婧婧教授和崔铁军院士团队联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罗宇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能够实现从相干完美吸收到参量放大连续动态调控的非线性方法,并基于非线性人工表面等离激元(SSPP)波导结构进行了实验验证。该工作以“Dynamic switching from coherent perfect absorption to parametric amplifica...
杨春霞,副教授,硕士研究生,2006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研究领域为数据通信与网络。
2024年3月7日下午,应中国传媒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邀请,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秦志金副教授为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讲授前沿课。课程由中国传媒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金立标教授主持,学院2023级全体博士研究生及部分硕士研究生和老师共同参加课程。
河北省信息传输与信号处理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17年12月,由河北省科技厅批准筹建。河北省信息传输与信号处理重点实验室将主要依托燕山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建设。该学科拥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是河北省信息科学与技术强势特色学科群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学科紧密围绕学科发展前沿及国家与河北省重大需求,注重基础理论的研究,形成以信息传输与信号表示理论...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