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工程热物理 煤”相关记录91条 . 查询时间(0.203 秒)
基于EBSILON的低温省煤器热力系统节能分析(图)
低温省煤器 热耗率 热力系统
2023/8/14
“双碳”目标下,提升利用效率将是火电厂研究及技改的主要方向,低温省煤器作为烟气管道余热再利用项目符合当前国家的基本政策,废热再利用对企业长期发展存在社会及经济双重效益。对烟气余热利用热力系统接入方式采用Ebsilon软件进行建模仿真分析,其计算结果精度高于工程经验的“温度对口”原则,通过软件模拟分析及现场热耗率试验对比,其软件模拟结果与实际热耗率偏差值满足工程应用要求。对小热力系统改造方案采用软件...
2021年5月21日至5月23日,第六届全国青年燃烧学术会议在杭州之江饭店召开。会议的专题研讨会通过聚焦燃烧前沿问题,集中探讨相关问题的前沿进展与亟需解决的挑战性问题,促进青年燃烧学者的交流与合作。专题研讨会议题包括:1)新型含氮燃料设计、燃烧理论及路径调控:从气液固到地空天;2)燃烧室内复杂流动组织的数值模拟与实验验证;3)发动机极端工况下的湍流燃烧研究;4)发动机液滴喷雾动力学及喷雾燃烧的科学...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老师杨应举荣获亚太燃烧会议Young Investigator Award(图)
杨应举 亚太燃烧会议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
2022/6/10
2021年12月,亚太燃烧会议(Asia-Pacific Conference on Combustion,ASPACC)委员会公布了第十二届亚太燃烧会议“Young Investigator Award”获奖者名单,此次大会共有8人获此荣誉,其中中国大陆仅有2人入选,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讲师杨应举被授予该项殊荣。当地时间2021年12月8日,第十三届亚太燃烧会议暨颁奖仪式在Abu D...
为加快推进科技规划政策扎实落地,广泛宣传科技创新成果,开展科学普及惠民活动,根据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要求,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22年5月23日至27日开展了主题为“走进科学你我同行”的2022年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活动周。本次科技活动周,兼顾学校疫情防控政策与科普目的,采取线上听讲座、线下分批科普的方式进行。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变废为宝”,发展循环经济——煤基固废(图)
煤基固废 燃料化 材料化 资源化
2022/3/25
“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特点决定了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煤炭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基础。但是在煤炭开采利用过程中会产生固体废弃物,比如:在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煤矸石、在煤炭燃烧利用中产生的粉煤灰、在煤炭化工转化过程中产生的气化灰渣等等。这些固体废弃物统称为煤基固废,目前对其处置主要以填埋堆存为主,煤基固废的累计堆存量已经达到数百亿吨,而且还保持着每年新产生15亿吨的高速增长。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刘小伟教授获邀担任国际期刊Cleaner Chemical Engineering副主编(图)
爱思唯尔 刘小伟教授 Cleaner Chemical Engineering 副主编
2022/6/10
021年9月,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社SCI新刊《Cleaner Chemical Engineering》邀请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刘小伟教授担任该期刊副主编(Associate Editor)。
近2021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压力倍增,大量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热处理技术处置有机固废反应速率快、有害物质分解彻底、减容率高,然而,针对高含水、低热值有机固废,传统热处理技术实施难度大、能耗及经济投入成本高昂。近年来,有国外学者提出利用阴燃原理实现有机废弃物热处置的技术思路。作为一种新型热处理技术,阴燃技术借助多孔介质辅助传质和蓄热,使有机固废自身氧化反应...
增压富氧燃烧是新一代的低能耗碳捕集技术,具有高效率、高纯度、低投资、低成本的优点,是国际上新兴的碳捕集技术研发热点。加压富氧条件下煤粉着火、燃烧和传热特性都较常压发生了显著的改变,但迄今为止,由于实验条件上的困难,国内外相关的基础研究数据极其匮乏。在中美清洁能源中心等重点专项项目支持下,研究团队基于自主开发的实验平台和检测方法,对增压富氧燃烧的机理开展了积极的探索。
高压富氧燃烧作为新一代的富氧燃烧技术具有高效率、低污染的优点。基于Allam循环的高压富氧燃烧直接透平发电技术被《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评为2018年十大颠覆性技术。加压富氧煤电技术是大规模燃煤发电减排新方向。本研究提出了C1-C3燃料高压富氧燃烧反应动力学机理以及煤中含氮物质的氧化机理,对高压富氧燃烧系统的研发以及低NOx技术研发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配煤燃烧是已被广泛应用的煤质和燃烧调控方法。配煤属于物理过程,但其燃烧过程在不考虑氧量竞争和温度的外在因素相互影响时,是物理过程还是存在显著的化学过程交互,并没有明确的文献论证。本文对12种不同差异的煤样及其28组配煤做了热分析实验,将原煤的热重曲线按照配煤比例进行质量加权叠加,得到配煤的计算热重曲线与实验热重曲线具有显著的重现性(R2>0.999)。说明在热天平的恒定氧量和控制温度条件下,配煤的...
利用热重分析法,研究了煤泥和原煤在不同升温速率与不同氧体积分数下的燃烧特性差异。结果表明:升温速率的增加能够提高着火温度与燃尽温度,升温速率越快,着火温度与燃尽温度越高,燃烧特性指数越大,燃烧特性越好;综合燃烧特性指数S与氧体积分数呈线性关系,相同升温速率下,氧体积分数越高,燃烧特性指数越大;相同条件下原煤的燃烧特性参数要远大于煤泥,且氧体积分数对原煤燃烧特性参数的影响小于对煤泥的影响;煤泥的活化...
2020年12月4日,研究所研发的“MW级超低NOx煤粉预热燃烧技术”在北京通过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审。该技术的MW级试验测试报告表明,输入热功率为1.88MW时,燃烧效率为99.39%,NOx原始排放浓度为49.09mg/m3(基准O2含量:6%)。来自国内煤燃烧技术主要研发机构和三大动力集团的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认为,“该技术在不借助烟气脱硝手段条件下,率先在国内外实现煤粉的高...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预热燃烧技术突破煤粉锅炉氮氧化物无氨原始排放新纪录
预热燃烧 NOx 雾霾 煤粉
2021/8/19
2020年6月3日,采用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预热燃烧技术的兖矿鲍店矿电厂40t/h煤粉预热燃烧锅炉经第三方测试表明,以烟煤为燃料,不采用烟气净化措施,锅炉氮氧化物(NOx)原始排放浓度在82.3~94.5mg/m3(按氧浓度6%折算)之间。这表明该锅炉的原始排放直接达到了现行国家标准火电厂NOx排放限值100mg/m3的要求。该锅炉是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高效清洁燃烧关键技术与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