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5 共查到“近场光学及纳米检测技术 院士”相关记录5条 . 查询时间(0.433 秒)
2024年7月20日,阎锡蕴院士团队应邀在《Nature Reviews Bioengineering》杂志上发表了题为"Designing nanozymes for in vivo applications"的综述文章,该文全面梳理了纳米酶催化医学的代表性研究进展,探讨了切实可行的体内应用设计策略,展望了纳米酶临床转化的挑战与前景。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46/22/2024622103647535.png)
碳纳米管具有轻质、高强、高模、高导电、高导热等优异特性,被认为是新一代超高性能纤维的理想组装基元。然而,受限于碳纳米管跨尺度组装难题,碳纳米管纤维的强度仍远低于其理论强度。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44/14/202441410508944.jpg)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贺泓院士团队在单原子催化剂锚定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图)
贺泓 单原子催化剂 纳米
2024/4/14
氧化物负载的贵金属催化剂是多相催化剂中最为普遍且被广泛应用的催化剂,在工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金属与载体之间的强相互作用(SMSI)以及载体表面缺陷(空位、台阶等)通常被认为是贵金属原子锚定在可还原氧化物(TiO2、CeO2)载体表面的关键因素。贺泓院士团队与昆明理工大学宁平-李凯教授团队、香港城市大学曾晓成教授团队、宾夕法尼亚大学Joseph S. Francisco教授团队合作研究,提出...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211/20/2022112016627218.png)
2021年4月12日上午,安徽省召开2020年度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暨加快科技创新攻坚力量体系建设推进会,会议公布了2020年度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人员名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部杜江峰院士获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部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成果共获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5项(全省共9项),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自然科学三等奖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