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0 共查到“冶金工程技术 CO”相关记录10条 . 查询时间(0.199 秒)
2021年1月14日,中国金属学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由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和安徽工业大学共同完成的“基于富氧工艺强化低热值煤气烧结点火质量和降低烧结CO排放研究”科技成果评价会。评价委员会专家听取了项目的技术报告、应用报告、经济效益报告及科技查新报告等,并审查了全部评价文件资料,认为该项科技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为将电炉粉尘中铁酸锌选择性分解为Fe3O4和ZnO,采用热力学软件分析了铁酸锌在CO气氛下还原分解的热力学过程和分解特征,讨论了反应温度和气体组成对铁酸锌分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 铁酸锌的气体还原遵循逐级还原规律,很容易被CO还原为Fe3O4和ZnO,也易过还原为FeO和Fe,甚至可将ZnO还原为锌蒸气;控制PCO/(PCO+PCO2)在0.05~0.20之间,温度在600~700 ℃范围内,可...
固溶处理对Ni-Co基高温合金反常动态应变时效的影响
Ni-Co基高温合金 动态应变时效(DSA) 激活能 置换固溶原子 临界应变量 应力数值
2013/11/25
研究了亚固溶和过固溶处理对Ni-Co基高温合金在400和450 ℃和不同应变速率下拉伸时的锯齿状塑性失稳现象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过固溶合金的晶粒尺寸和二次γ'相间距大于亚固溶合金. 2种固溶处理后的合金都表现为反常动态应变时效, 其锯齿状流变现象都是由置换固溶原子和可动位错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2种固溶处理后锯齿状流变的临界应变量的差别与合金内二次γ'相的间距和塑性变形时合金内位错密度有关; ...
利用CO-CO2-H2混合气体生产碳化铁的实验研究
废钢 直接还原铁 碳化铁
2009/11/10
通过热力学计算,讨论了利用CO-CO2-H2混合气体生产碳化铁的可行性,并在实验室小型流化床反应器内使用CO-CO2-H2混合气体进行铁矿石还原实验,分别讨论了反应温度、系统压力、H2含量、CO/CO2比值等因素对碳化铁生成的影响. 扩大化的公斤级流化床实验表明,当反应时间为150 min时,铁矿石还原度超过95%,反应时间180 min时碳化铁率达到90%左右.
三元液态合金体系Ni-Mg-Cu,Ni-Al-Si和Ni-Cu-Co的活度预测
体积模型 活度系数 液态合金 镍基合金
2009/9/16
应用分子相互作用体积模型对二元和三元液态合金的组元活度进行预测及拟合,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对Ni-Mg-Cu, Ni-Al-Si及Ni-Cu-Co三组三元系预测的总平均相对误差及最小的拟合总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12.0%和9.0%,表明分子相互作用体积模型比较适用于这类液态合金的活度预测.
在建立WC/Co多层过渡涂层与单层涂层模型的基础上,对两种涂层结构分别选定了两条具有代表性的路径.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高温下涂层和基体的应力分布进行了模拟,并提取两种结构对应路径上的应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界面和涂层厚度方向,多层过渡涂层的热应力总体上小于单层涂层的热应力,其分布更加平缓.
利用金相、扫描电镜和密度测试等方法研究Fe-Cr-Mo-Ni-Co-C合金的致密化过程,烧结过程中烧结密度与压实密度的关系,烧结致密化过程中孔隙的变化规律与烧结体积的收缩规律。通过研究合金烧结体积的收缩规律,提出临界压坯密度的概念,并从理论上推导出临界压坯密度计算方程。研究结果表明:合金中的孔隙主要有2种类型,即粒径为30μm左右的大孔隙和粒径在10μm以下的小孔隙,这2种孔隙分别由生坯中的2种主...
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WC-Co硬质合金温度分布的数值模拟
WC-Co硬质合金 放电等离子烧结(SPS) 温度分布 有限元法
2010/3/15
以WC-Co复合粉末为烧结原料,在实验测定石墨模具和试样的物性参数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法对硬质合金SPS过程中烧结系统的温度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试样烧结过程中,烧结系统内的温度分布不均匀,烧结温度较低时,高温区域位于硬质合金试样内,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高温区域向压头转移,热量由试样和压头向模具传递;试样中心温度高于模具中心的测定温度,它们之间的差值与试样加热速率变化趋势一致。模具中心温度的模拟...
溶液中铝还原制备Fe-Co合金纳米粉体
2007/7/28
期刊信息
篇名
溶液中铝还原制备Fe-Co合金纳米粉体
语种
中文
撰写或编译
作者
张烃烃,周增均,张启运,李星国
第一作者单位
刊物名称
物理化学学报
页面
20 (2004) 1239-1241
出版日期
2004年
月
日
文章标识(ISSN)
相关项目
等离子体化学与纳米超微粉的合成、特性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