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基础学科 材料表面与界面 材料失效与保护 材料检测与分杂技技术 材料实验 材料合成与加工工艺 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 有机高分子材料 复合材料 材料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材料科学 织相关记录121条 . 查询时间(0.031 秒)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专利:一种具有纳米织构表面的叉指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以面心立方(fcc)结构为主相的多主元合金通常具有优异的室温综合力学性能和在极端条件下服役的潜力。然而,他们普遍存在屈服强度低的弊端而无法满足实际工程需要。贾楠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具有普适性的高强韧fcc合金设计策略,即通过简单的热机械处理引入间隙原子驱动的局部化学有序(LCO)结构。开发的FeMnCoCrN多主元合金和FeMnCrMoN多主元不锈钢均可达到超高的屈服强度(>1.34 GPa)和良好的...
高性能硅钢是能源和先进制造等领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础性材料,对清洁发电、特高压输电、高能效配电、新能源汽车等产业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在高端牌号及先进制造技术上长期受制于人,曾在重大工程建设中遭受美日西方国家联盟的恶意断供、大幅涨价等卡脖子行为。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专利:仿贝壳结构织构生物陶瓷及制备方法和其在成骨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纳米结构金属材料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111>织构纳米孪晶Cu块体材料及制备方法,其微观结构由柱状晶粒组成,晶粒尺寸在1-50微米范围内,各晶粒内部均匀分布着高密度的纳米孪晶片层结构,孪晶片层的厚度从30纳米到几百纳米不等。结构特点:<111>织构,柱状晶粒,小角晶界;垂直于生长方向的纳米尺寸孪晶片层,∑3共格孪晶界面;晶粒尺寸、孪晶片层可控生长,块体,其强度可达到粗晶铜的10倍。本发明...
晶体取向均匀性是除组织形貌和微区成分均匀性外影响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稳定性的另一关键因素。多晶材料的晶体取向均匀性可用微织构来描述,表现为一给定区域的晶体学择优取向与邻近区域的差异性。微织构在近钛合金和钛合金锻造组织中普遍存在,通过热加工工艺优化容易实现大规格棒材和锻件不同部位显微组织的相对均匀,但它们的晶体取向均匀性却难以控制。研究显示,微织构会导致钛合金超声波探伤的杂波偏高、疲劳(特别是保载疲劳)...
镁合金为hcp晶体结构,独立滑移系远少于铝、铜等面心立方金属,而且稀土元素Gd、Y大量固溶到基体中后,与Mg形成的化学键呈共价键特征,脆性较强。因此,Mg-Gd-Y合金热机械加工性能极差,变形材制备十分困难,且通常具有强烈织构,导致其力学性能各向异性和拉压不对称性十分严重。课题组吴迪项目研究员通过对于镁合金中孪生行为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系统研究,利用镁合金中孪生启动临界分切应力小、响应快、所需变形量小...
高端硅钢是“西电东送”特高压输变电、清洁发电机组及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等装备的关键核心材料,国外先进企业长期垄断高端硅钢市场,危及国家能源安全与绿色发展。
新型铁磁形状记忆合金具有多功能、高效率、绿色环保的综合优势,是智能驱动与固态制冷应用的理想候选材料。在取向相关的功能特性和相变特性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为设计和研制新型铁磁功能材料提供了理论支撑,基于相变调控择优取向开发出高性能多晶磁控功能材料。承担了科技部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10余项科研项目,在《Acta Mater.》等材料学领域国际学术期刊发表相关论文80余篇。
2021年5月20日下午,应航空学院杨颖教授邀请,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严永科博士为我校师生做了一场主题为“高性能织构压电陶瓷”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会由航空学院杨颖教授主持。朱孔军教授、王一平教授、严康副教授、王婧副教授等教师及博士、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材料织构与微结构研究中心以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对标世界科技前沿为出发点,在金属材料的微观力学行为与织构、高端硅钢织构控制理论与新技术、先进磁功能材料开发及设计、形状记忆合金织构控制与马氏体相变、新型相变功能材料开发与设计等方向开展研究工作。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色散谱议和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表征并分析AZ80和AZ80-Ce镁合金铸态、均质态及挤压态的微观组织和形貌,研究Ce添加对AZ80镁合金铸态、均质态及挤压态组织和织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稀土元素Ce后,粗大的β-Mg17Al12离异共晶组织被细化并由连续网状分布变为断续状,显微组织中有针状和棒状的Al-Ce相生成;挤压变形后,AZ80板材织构特征明显,Ce添...
美国布朗大学官网2016年11月7日发布公告称,该校工程学院研究人员利用他们创建的石墨烯模板,成功合成出具有褶皱和凹裂结构的超薄金属氧化物纳米结构,并证明这些织纹结构能显著改进光催化剂和电池电极的性能。相关研究发表在美国化学协会《纳米》期刊上。
中国科学院能量转化材料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材料系余彦教授课题组与德国马普固体研究所(Max-Planck-Institute for Solid State Research)合作,发展了一种室温氧化还原自组装方法,成功合成了混价钒氧化物的三维纳米织构,并将该材料应用于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取得了优异的电化学性能。该成果以“3D V6O13 Nanotextiles ...
近日,中国首台织构谱仪——中子织构衍射仪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完成对中国自主研发的锆合金以及变压器用硅钢的织构测量,首次实现了中子散射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据介绍,中子织构衍射仪就像一台超级“显微镜”。经过中子织构衍射仪的准确测量,可以知道材料的织构情况,进而通过不同工艺对织构进行调整控制,从而得到所需要的性能,进一步挖掘材料的潜力,为材料的服役性能及高性能材料的研发提供实验依据。它可以应用于和...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