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力学 农业工程 林业工程 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 测绘科学技术 材料科学 矿山工程技术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冶金工程技术 机械工程 光学工程 仪器科学与技术 动力与电气工程 能源科学技术 核科学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 控制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技术 化学工程 纺织科学技术 印刷工业 服装工业、制鞋工业 轻工技术与工程 食品科学技术 土木建筑工程 水利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船舶与海洋工程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兵器科学与技术 环境科学技术 安全科学技术 工业设计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工学 平原相关记录244条 . 查询时间(0.078 秒)
2024年11月21日,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科技成果评价会,对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等单位完成的“平原水网区域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进行成果评价。评价委员会专家来自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北京林业大学、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北京市水生态水保中心、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圣海林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赵永...
大气新粒子生成(New Particle Formation, NPF)是由气态污染物(如SO2、VOCs等)最初形成颗粒物的初始过程,它是大气中气溶胶的重要来源。大气新粒子生成和随后的生长过程是环境空气污染的关键贡献因子,同时对全球气候变化及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当前国内外对大气新粒子生成和生长的影响机制仍存在明显不足。关中平原一直是我国大气颗粒物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不仅受到其西北区域...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非充分灌溉原理与新技术团队通过对比试验发现,灌水定额40毫米、施氮量180千克每公顷可提高华北平原夏玉米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降低深层土壤和地下水硝态氮富集风险。研究成果发表在期刊《农业水管理(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上。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专利:一种平原渠道测流设备。
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水稻生产基地,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三江平原经历了大规模的水田扩张,水田面积由610万亩增长到4200万亩,增长了近7倍。水田扩张对水资源需求量日益增加,过度开采地下水灌溉致使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严重制约着水田发展和地下水利用。因此,掌握三江平原水稻生育期水分供需匹配程度及地下水利用状态,对区域水资源优化管理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非充分灌溉原理与新技术团队”通过对比试验分析灌溉方式和灌溉制度对冬小麦产量、水氮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发现地表滴灌结合60%的灌水下限既能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又可提升水氮利用效率,为深松麦田高效种植提供了理论指导。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上。
2024年3月25日,由宁夏大学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黄河上游河套平原节水控盐产能技术模式与应用(2021YTD1900600)”项目顺利通过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中期检查。
酸度在大气液相化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影响着半挥发性气体、有机酸和碱在气溶胶颗粒、云水和雾滴中的分配以及化学反应速率等。之前的研究一般认为在人为污染严重的区域,由于SO2、NOx等酸性气体的大量排放会导致大气气溶胶和云/雾呈明显的酸性特征,这也是酸雨形成的重要原因。关中平原由于其盆地地形限制,人为排放集中,同时又受到黄土高原及西北粉尘源区的传输贡献,是我国及全球大气污染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但...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的作物需水过程与调控团队通过对比试验分析不同浓度咸水对棉花产量和棉田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发现在华北地区灌溉水含盐量不超过6g/L时既不影响棉花产量,又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环境管理(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上。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非充分灌溉原理与新技术团队与河南理工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合作,通过分析红外热成像获得的作物胁迫指数(CWSI)对作物水分状况的指示效果,提出了黄淮海平原冬小麦全生育期智慧灌溉适宜的作物胁迫指数阈值范围。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国际期刊《植物》(《Plants》)上。
近日,中国农科院农田灌溉研究所现代节水型灌区建设与改造团队通过分析不同滴灌带埋深和灌溉水平对华北平原温室黄瓜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土壤蒸发量、蒸散量等因素的影响,发现地下滴灌可显著减少黄瓜耗水、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促进根系生长、提高产量。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农学》(《Agronomy-Basel》)期刊上。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非充分灌溉原理与新技术团队研究发现,轻度水分亏缺滴灌通过调节土壤水分分布,可降低夏玉米农田温室气体排放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且不降低产量。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总环境科学(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
华北平原是我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区域之一。自《大气十条》和《蓝天保卫战五年计划》执行以来,华北平原的PM2.5浓度出现明显下降,但整体水平依旧高于世界卫生组织给定的健康阈值。华北平原PM2.5污染主要由排放和不利的气象因素所致,后者主要调制其年际变率。针对华北平原PM2.5污染的年际变率,前人做了充分研究。然而对华北平原PM2.5污染次季节变异的研究较少。此外,前人的研究指出引起华北平原秋季和冬季P...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非充分灌溉原理与新技术团队研究发现,滴灌水肥一体化条件下灌水定额45毫米、氮肥基追比5:5既能提高小麦产量,又可提升环境效益,为冬小麦高效种植提供了指导。相关成果在线发表在《植物科学前沿(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上。
经典的湖沼学研究发现,营养盐(磷和氮)富集会造成浮游植物生物量的显著提升,且两者的对数转换值存在稳健的线性正相关。然而,随着研究尺度的增大,藻类的生长也会受到其他环境条件(如水文形态背景、气候背景)的显著影响,使得相同营养盐水平对应了不同的水华风险。因此,识别藻类的限制因子对湖泊水华精准防控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在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等项目的资助下,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邹伟...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