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9 共查到“动物遗传学 犬”相关记录9条 . 查询时间(0.031 秒)
强迫症是一种异质性极高的精神疾病,其表型、遗传和病因均具有明显的多样性,使得在人类群体中探索强迫症的潜在遗传和生物学机制异常困难。家犬作为最早驯化的一种家养动物,在自然条件下亦受到强迫症的折磨,且与人类强迫症具有多种相似表型。因此,开展家犬强迫症的遗传和细胞学研究将有助于阐明两者强迫症共享的生物学机制。本研究针对转圈行为这一家犬强迫症的代表性表型,在两个独立犬种中(比利时马里努阿犬和昆明犬)开展了...
基因交流是家养动物适应性进化的一个重要机制。以往人们认为,一种高原适应突变基因通过基因交流,从藏灰狼扩散至藏獒中,才让藏獒在高原环境中生存繁衍。但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团队近日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与远古未知犬科种群的杂交,才促进了藏獒的高原适应演化。我国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以低氧、低温、强紫外线辐射等著称。伴随着人类的迁徙定居,一批家养动物也在这样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世代繁衍,为解析生物...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揭示伊朗家犬在驯化过程中积累的变异组(图)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伊朗家犬 驯化过程 积累 变异组
2020/3/12
基因组测序技术的进步为研究驯化过程中快速积累表型变异的遗传基础和历史提供了便利。位于西南亚的新月沃土地区是现有记录的大多数动植物的驯化地,并且有研究表明这个地区的品种犬和灰狼共享了很高比例的单倍型数量。
中国古代家犬线粒体全基因组研究(图)
中国古代 家犬 线粒体 全基因组
2020/1/16
2020年1月8日,中科院生物一区杂志《分子生物学与进化》(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DNA实验室付巧妹研究员团队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兰州大学和四川大学等合作完成的关于中国古代家犬线粒体全基因组的研究成果。研究结果表明,所获得的26例中国古代家犬线粒体基因组大多(18...
犬类生殖器传染性肿瘤活化石基因组揭示从郊狼到北美土著家犬的古老渐渗(图)
犬类生殖器传染性肿瘤 活化石 基因组 郊狼 北美土著 家犬 古老渐渗
2019/6/6
犬类生殖器传染性肿瘤(CTVT)是一种可以在犬科动物中传染生存的肿瘤,作为最初患瘤个体(CTVTfounder)的活化石,其基因组记录了一只古代犬科动物的遗传信息。近10年来,科学家们反复讨论了CTVT的起源和肿瘤进化过程。目前,通过对全球范围的现代家犬和部分古代家犬化石的全基因组测序,CTVT的起源范围已由最初的狼或古老犬种,缩小至与北美洲土著家犬有关的群体。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等揭示非洲家犬抵御疟原虫侵害遗传机制(图)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非洲家犬 疟原虫 遗传机制
2017/10/13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亚平团队对收集到的非洲尼日利亚6个城市的15个家犬样品,以及来自非洲不同国家的4只非洲金豺(Canis anthus)样品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群体遗传结构分析显示,非洲家犬有独立的遗传组分。群体历史模拟显示,家犬约1万4千年前迁移到非洲(图1)。经历一次强烈的瓶颈效应后,非洲家犬与非洲金豺发生基因交流。全基因组选择信号扫描分析显示,非洲家犬群体在抗疟疾、免疫反应、紫外线保护等相关信...
家犬基因组研究联盟在京成立(图)
家犬起源与驯化 家犬基因组数据分析
2016/6/24
2016年6月18日至20日,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主办的家犬基因组学术峰会在北京召开。同时,由中科院副院长、中科院院士张亚平,美国加州大学教授Robert K. Wayne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研究员Elaine A. Ostrander和昆明动物所副研究员王国栋共同发起的家犬基因组研究联盟(Dog10K genomes consortium)在京正式成立。
犬MC1R基因T105A基因座多态性及与毛色性状相关性的研究The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lymorphism of T105A Locus in MC1R Gene and Coat Color in Dogs
犬 MC1R基因 T105A基因座 PCR-RFLP 毛色
2008/1/20
摘要
为了检测犬MC1R基因T105A基因座的多态性,并分析该多态性与犬毛色表型的相关性,抽取111只外科手术学实验用杂种犬血液并提取DNA,记录毛色表型。采用PCR-RFLP技术,对MC1R基因T105A基因座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并对该基因座DNA进行克隆测序;用二元变量相关分析的统计学方法分析基因座多态性与毛色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经PCR-RFLP分析结果表明,T105A基因座序列具有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