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岩石学 Sr”相关记录55条 . 查询时间(0.093 秒)
西藏冈底斯中段的斑岩铜矿带与中新世的埃达克质岩浆作用具有密切联系。本文报道了位于冈底斯中段日喀则地区的北西-南东走向和东西走向的的闪长玢岩岩墙的锆石U-Pb定年、元素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证据,对于该时期的岩浆作用成因进行约束。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闪长玢岩侵位于约14~15Ma(中新世兰格期)。岩石类型主要为闪长玢岩,具有埃达克质岩浆特征,富硅(SiO2=59.19%~63.66%...
相当Moscovian阶的石炭系黄龙组古岩溶储层是川东地区最重要的天然气储层类型之一。通过对石炭系古岩溶储层岩石组构、成岩演化序列以及铁锰锶微量元素、碳氧锶稳定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综合研究,可将川东石炭系古岩溶型碳酸盐岩划分为古风化壳岩溶岩和埋藏岩溶岩两种成因类型,成岩流体可划分为三种类型:①古表生期大气水渗流-潜流成岩环境下的强氧化性低温大气水,流体具有富Fe和Mn、极低Sr含量、δ13C和δ18...
西秦岭印支期高Sr/Y花岗岩类的成因及动力学背景——以同仁地区舍哈力吉岩体为例
印支期 花岗岩类 高Sr/Y和La/Yb 环斑结构 地壳厚度 西秦岭
2014/12/20
西秦岭印支期花岗岩类分布十分广泛,形成时代集中于248~234Ma和224~211Ma两个阶段.其中,夏河岩体(248~238Ma)和温泉岩体(223~216Ma)的部分样品被厘定为埃达克岩(Sr>400×10-6,Yb<2×10-6),指示陆壳厚度大于50km.本文对西秦岭同仁地区舍哈力吉岩体进行了锆石U-Pb定年、岩石学、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研究.舍哈力吉岩体主要由石英二长岩组成,同时含...
华北陆块南缘的崤山地区,呈北东向分布着龙卧沟、后河、白石崖等燕山期花岗岩体,岩石类型以二长花岗斑岩为主。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崤山地区燕山期花岗岩类总体成分呈酸性,岩石主要属于高钾-钾玄质系列;它们具有相似的微量元素(含稀土元素)组成模式,LREE、HREE分馏明显,(La/Yb)N=9.52~41.21,平均26.16,Eu异常不明显(δEu=0.82~1....
本文报道东天山有铜镍硫化物矿化的白石泉镁铁-超镁铁杂岩体(分布在中天山地块北部)的微量元素和Nd-Sr-Os同位素成分,以探讨其地幔源区性质和壳幔相互作用过程。白石泉杂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是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但亏损高场强元素。全岩Sr和Nd同位素初始比值变化较大,分别是(87Sr/86Sr)i=0.7032~0.7066和εNd(t)=5.6~-0.9,两者呈反相关关系。全岩Os含量在...
华北地块南缘黑山-木龙沟地区晚中生代中酸性岩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黑山下斜辉石黑云母闪长岩和木龙沟花岗闪长斑岩的成岩年龄分别为154±2Ma (2σ,N=16)和151±1Ma (2σ,N=15)。该中酸性岩的A/CNK=0.75~1.04,Na2O+K2O=6.15%~8.42%,K2O/Na2O=0.77~2.29,属于准铝质-弱过铝质和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在稀土和微...
长江中下游贵池地区燕山期侵入岩发育,与成矿关系密切。本文对该区侵入岩开展了详细的锆石U-Pb 年代学、地球化学及Sr-Nd-Hf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马头花岗闪长斑岩形成于147±2Ma,而花园巩石英二长岩形成于127±1Ma,比花岗闪长斑岩晚约20Ma。早期的花岗闪长斑岩(147~145Ma)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具有高Al2O3、Sr含量和Sr/Y、La/Yb比值,以及低的Y、Yb含量,与埃达克质...
皖南绩溪县靠背尖花岗闪长斑岩侵位于新元古代南华系、震旦系和下古生界海相沉积盖层中,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其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准铝质I型斑岩体,稀土、微量元素及Sm-Nd、Rd-Sr同位素数据指示其主要来自地壳重熔,并有幔源物质的加入。异常高的Ba-Sr含量源于对区域早期富Ba-Sr岩浆岩物质的继承,幔源物质的加入使岩浆由S型转为I型。微量元素构造判别图指示其形成于岛弧环境。三件样品锆石SHRIMP...
八方山-二里河铅锌矿床位于陕西凤县-太白(简称凤太)矿集区西北部,矿体主要产于中泥盆统古道岭组与上泥盆统星红铺组接触带中,受NWW向八方山-二里河背斜控制。本次工作对二里河铅锌矿床主成矿阶段的闪锌矿进行了Rb-Sr同位素测年研究,获得了等时线年龄为220.7±7.3Ma,表明矿床形成于晚三叠世,该年龄对于整个凤太矿集区的铅锌成矿时代具有同样约束意义。闪锌矿的87Sr/86Sri值为0.714145...
马坑铁矿是一个大型层控矽卡岩型矿床,大洋、莒舟花岗岩分布于铁矿东西两侧,与铁矿关系密切。本文利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法测得莒舟花岗岩年龄为129.6±0.8Ma,MSWD=2.3,利用SHRIMP锆石U-Pb定年法测得大洋花岗岩年龄为132.6±1.3Ma,MSWD=1.3,它们都形成于早白垩世,与马坑铁矿辉钼矿Re-Os年龄(130~133Ma)一致。大洋-莒舟花岗岩具高硅、富碱、...
海沟岩体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东段,由二长岩和二长花岗岩组成。本文对该岩体主微量元素、Sr-Nd-Hf同位素和锆石的U-Pb年龄进行了系统研究。高精度锆石U-Pb年龄测试结果表明,二长岩和二长花岗岩形成的精确年龄分别为322.9±3.4Ma和320.3±3.5Ma,为海西期构造-岩浆活动产物。海沟岩体为准铝质-弱过铝质的I型花岗岩,其K2O/Na2O比值介于0.51~0.93之间,A/CNK介于0.8...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通过地球化学及Sr-Nd-Pb-Hf同位素特征研究苏鲁造山带中生代大店碱性杂岩体成因(图)
Sr-Nd-Pb-Hf同位素 地球化学 中生代大店碱性杂岩体
2011/8/1
苏鲁造山带早白垩世岩浆岩的成因历来存在较多的争议。在物质来源上,中酸性岩可能来自俯冲的扬子陆壳部分熔融、新元古代花岗岩重熔、受拆沉的陆壳物质交代的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榴辉岩化下地壳部分熔融或古老下地壳部分熔融体与少量地幔物质的混合等,基性岩可能来自俯冲的扬子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受扬子俯冲板片交代的华北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或受拆沉的陆壳物质交代的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等。在构造驱动力上,这些岩体可能受太平...
三论花岗岩按照Sr-Yb的分类:应用
花岗岩Sr-Yb分类 应用 地壳厚度 金铜成矿 钨锡成矿
2014/1/18
在"再论"中我们提出了花岗岩按照Sr-Yb分类的新标志(张旗等, 2010a),本文进一步讨论该分类的应用。文中举了国内外许多实例(包括柴达木、北祁连、内蒙古、松潘-甘孜、大别、太行、华北古元古代和华南新元古代以及土耳其、俄罗斯、巴西、刚果、波西米亚、意大利等),着重讨论了花岗岩Sr和Yb含量与其形成压力和深度的关系,指出本分类最重要的地球动力学意义在于与其形成的深度有关,并在一定条件下与其产出地...
2006年作者曾经按照Sr=400×10-6和Yb=2×10-6作为标志将花岗岩分为埃达克岩、喜马拉雅型花岗岩、浙闽型花岗岩和广西型花岗岩,在浙闽型中又分出南岭型(Sr<100×10-6和Yb>2×10-6),于是花岗岩被分为5类。Sr=400×10-6和Yb=2×10-6是根据阿留申群岛中的Adak岛的资料得出来的。本文统计了全球花岗岩6000多个数据(其中,埃达克型花岗岩为2810个,喜马拉雅...
石雷石英闪长岩是赣南崇-余-犹地区比较特殊的闪长质侵入体。锆石的原位U-Pb定年表明,该岩体侵位于433.5±3.4Ma。全岩主量元素特征上显示出中偏酸性(SiO2=56.92%~64.70%),富Al (Al2O3=14.10%~14.83%),富碱(Alk=6.41%~7.40%)特别是富钾(K2O=3.86%~4.85%),镁、铁含量较高,MgO: 3.47%~5.95%,FeOT: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