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理学 >>> 自然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 地图学 地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地理学相关记录496条 . 查询时间(4.859 秒)
殷青军,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1年毕业武汉大学信息学院(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摄影测量与遥感系),获学士学位。研究领域:数字国土与GIS应用。
陈定安,2018年9月加入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遥感与地理信息工程系。生于中国香港, 祖籍广东河源,2015年获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测绘工程博士学位, 持加拿大亚省注册工程师资格。曾于中国香港、华南地区、加拿大卡尔加里工业界任职多年,其中包括跨国大型科技企业。研究方向:三维激光扫描及摄影测量跨学科应用、结构受灾风险评估及环境监测、海洋及气候分析、历史建筑数字化等。
陈广照,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土地利用变化建模、城市气候、气候变化、城市可持续发展等。已发表SCI/SSCI论文20余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在地学、遥感、环境专业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1篇为Nature子刊,入选ESI热点论文),多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参与出版专著2部。
杜国明,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地理信息系统、人工智能、土地利用、遥感影像分类等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何达,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副教授。工学博士(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长期从事高光谱/多光谱/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智能化识别与感知、多源数据融合、超分辨率重建、深度学习、智慧城市等研究。
黄华兵,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公共安全与灾害相关研究,研究方向包括(1)自然灾害时空过程模拟、风险评估与监测预警,(2)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3)GIS建模、空间分析与软件研发等。
李秋萍,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副教授,博士毕业于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城市大数据中心(Urban Big Data Center)访问学者。长期从事时空数据动态感知与智能分析方法的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人群移动的感知、建模与优化决策 时空行为与交通、时空行为与健康、轨迹数据的智能生成。
黎炜,男,副教授,汉族,1980年生,2011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政策和矿山生态恢复治理等方面的研究。
李文楷,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副教授。从事激光雷达遥感算法、一类分类算法/物种分布模型、三维辐射传输模型的开发和应用研究。已发表中英文论文30多篇,Google Scholar引用3181次。担任《遥感学报》第六届青年编委和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Geoinformatics副主编。研究方向:统计模拟、辐射传输模拟、激光雷达遥感。
李星,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获得者,逸仙学者计划新锐学者。研究方向:植被遥感、植被生产力监测、生态系统模拟、陆地碳循环、全球变化等。
廖威林,中山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入选广州市青年科技人才托举项目。主要致力于城市气候方面的研究,聚焦和关注城市化对局地气候影响的归因,在城市热岛及其对极端气候影响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研究方向:气候变化、城市气候、遥感与GIS应用等。
刘凯,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注册测绘师,现任广东省公共安全与灾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湿地与环境遥感、遥感卫星影像分析、GIS空间分析与模型、时空过程分析与模拟、无人机遥感。
刘蓉,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光谱遥感图像智能化解译、进化计算、深度学习。已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1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获批国家发明专利4项。
马林兵,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1.移动对象时空数据库及模式挖掘;2.基于GIS的土地利用与交通的关系研究。
欧金沛,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城市土地利用;空间模拟与优化;遥感处理与应用;碳排放与生态环境。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