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兽医学 >>> 兽医科学基础学科 >>> 家畜遗传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家畜遗传学相关记录116条 . 查询时间(2.111 秒)
近日,动物科技学院王恒教授团队在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期刊发表了“Elevated EBF2 in mouse but not pig drives the progressive brown fat lineage specification via chromatin activation”论文,解析了棕色脂肪发育的染色质调控机制,阐明了猪在进化中缺失棕色脂肪...
近日,中国遗传学动物遗传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全国农学文献信息中心评选出2024年度畜禽遗传学领域高影响力论文,基因组所李奎教授团队与国内优势单位合作发表的《A compendium of genetic regulatory effects across pig tissues》和《Mapping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zation of struct...
2024年12月15日,《iMeta》以封面文章形式在线发表了基因组所(大鹏湾实验室)唐中林团队的最新研究论文"Multiomics analysis reveals signatures of selection and loci associated with complex traits in pigs"。该研究通过对中外猪种的基因组、转录组和甲基化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解析了猪复杂性状形成和...
2024年11月20-24日,第六届亚澳奶山羊大会在杨凌召开。本次会议以“奶山羊绿色养殖与优质羊奶生产”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10个国家的170多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行业代表参会,共同探讨奶山羊产业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未来发展方向。本次会议由亚澳奶山羊协作网(AADGN)主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奶业协会奶山羊专业委员会、杨凌畜牧产业创新中心、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陕西省乳品工业协会、陕西关中奶山羊...
家牛的祖先——原牛,曾广泛分布在整个欧亚大陆和非洲北部,包括普通原牛、瘤原牛和非洲原牛等亚种。原牛已于400年前灭绝。2024年9月26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雷初朝教授团队首次揭示已灭绝东亚原牛的演化历史及其对东亚家牛的遗传贡献的成果——《东亚原牛的演化与遗传贡献》,以长文形式在《科学通报》杂志在线发表并将以封面论文正式刊出。
2024年7月11日,由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承办的FarmGTEx研究进展学术研讨会在湖南长沙成功举办。来自丹麦奥胡斯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和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等13所科研单位的6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共同探讨了FarmGTEx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未来发展方向。
近日,由我院陈宏教授主编的《中国黄牛遗传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分为16章,80多节。本书较为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黄牛遗传学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内容包括中国黄牛选育的遗传学基础、体型外貌的遗传学、免疫遗传学、生化遗传与蛋白质组学、行为进传学、细胞遗传学、分子数量遗传学、mtDNA遗传多样性与母系起源、Y染色体DNA多态性与父系起源、微卫星标记、功能基因的分子遗传变异、全基因组学、转录组学、...
近日,研究生院根据《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奖励办法(2021年修订)》(沈农大研究〔2021〕29号),经个人申报、校外盲审、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推荐、学校专家小组评审等环节,评选出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篇,优秀学术学位硕士学位论文30篇,优秀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32篇。我院4名博士研究生获评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7名硕士研究生获评校优秀学术学位硕士学位论文,4名专业硕士研究生获评校优秀专业学位...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分中心)动物功能基因组学创新团队构建了迄今为止最全面的猪基因组结构变异图谱。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基因组生物学(Genome Biology)》上。
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我校动物科技学院雷初朝教授团队联合吉林农业大学吕文发教授团队首次利用多组学技术对青藏高原黄牛种质资源进行系统评价,2025年5月25日在《科学通报》在线发表《近期选择和基因渐渗共同促进了牛的高海拔适应》研究论文,揭示了黄牛适应青藏高原是多基因效应,适应寒冷、低氧、低压和强紫外线的恶劣环境是复杂的生理过程。
2024年4月2日,我院羊遗传改良与生物育种创新团队联合国内外多家单位在Genomics,Proteomics&Bioinformatics期刊发表了题为“Multi-omic Analyses Shed Light on The Genetic Control of High-altitude Adaptation in Sheep”的研究论文,揭示了结构变异在藏绵羊高原适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家畜胚胎工程研究团队苏建民教授课题组联合西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在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期刊《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杂志发表题为“Single-cell RNA-seq and single-cell bisulfate-sequencing reveal insights into yak pre-im...
2023年11月21日,《中国科学:生命科学》(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李孟华教授团队论文《人工选择导致家养动物的基因组多样性降低及性染色体选择压力增大》(Artificial selection shapes the lower genomic diversity and higher selective pressures ...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国家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库联合国内高校,利用无外源基因残留的蝙蝠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s)成功创建了蝙蝠与鸡、蝙蝠与小鼠、蝙蝠与猪的异种嵌合体,为以蝙蝠为实验材料的长寿、抗病毒和回声定位等机制研究提供了优质细胞资源。相关成果发表在《细胞发现(Cell Discovery)》上。
近日,动物科技学院雷初朝教授与庞卫军教授团队合作在《Genome Biology》在线发表题为 “Structural variation and introgression from wild populations in East Asian cattle genomes confer adaptation to local environment”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以海南牛和蒙古牛作为东亚...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