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化学 >>> 物理化学 >>> 化学热力学 化学动力学 结构化学 量子化学 胶体化学与界面化学 催化化学 热化学 光化学 电化学 磁化学 高能化学 计算化学 物理化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物理化学相关记录2234条 . 查询时间(5.469 秒)
日前,金陵石化、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南京大学三方联合主办的特种烷基苯首发仪式在金陵石化举行,装载由金陵石化攻关生产的160吨特种烷基苯的车队缓缓驶出厂区,通过陆路、水路联运方式发往中国科学院江门中微子实验基地,全年计划供应2万吨。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T2222026)等资助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准智能化学重点实验室商红慧教授、杨金龙教授团队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刘颖高级工程师、华东师范大学何晓教授等团队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突破量子力学物性模拟极限:亿原子级生物系统的拉曼光谱计算(Pushing the Limit of Quantum Mechanical Simulation to the Raman S...
2025年1月7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无机膜与催化新材料研究组(504组)杨维慎研究员和朱凯月研究员团队在水系锌离子电池负极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该团队使用痕量碳点在锌负极/电解液界面处构建动态的疏水单层,以调控锌负极的双电层结构,从而改变锌沉积/溶解反应动力学,并抑制了水腐蚀,进而提高了锌负极的可逆性。
2025年1月2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能源与环境小分子催化研究中心(509组群)邓德会研究员团队发表了关于“二维催化剂:从模型到应用”的综述文章。该综述系统介绍了二维催化材料2025年来在模型体系与实际应用中的研究进展,并对二维催化剂的设计策略、存在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做出了前瞻性的展望。
2025年1月2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绿色合成光催化防污材料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中国科学院一区TOP,IF=8.2)。
酶电催化是通过电化学手段为酶催化二氧化碳还原提供还原力的催化系统。相比传统的电化学催化方法,酶电催化的催化电位接近二氧化碳的理论还原电势,其过电势更低且酶催化的选择性高。因此,酶电催化能够实现更高的法拉第效率和能量效率。对于提高酶电催化性能,亟待开发高效的表达体系和高活性的酶元件。
2024年12月18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氢能与先进材料研究部碳资源小分子与氢能利用研究组(DNL1905组)孙剑研究员团队在合成气经草酸二甲酯(DMO)加氢合成乙醇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设计合成了一种铁氧化物催化剂,可在催化过程中原位生成Fe3O4,作为主要活性位点主导DMO深度加氢反应,实现了90%的乙醇收率,并可在反应中保持良好的稳定性。
2024年12月11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低碳催化与工程研究中心(DNL1200组群)刘中民院士团队,与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石脑油二氧化碳耦合制芳烃技术”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评价会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与装备部副主任王秀江主持,华东师范大学何鸣元院士担任科技成果评价委员会主任,北京化工大学段雪院士担任科技成果评价委...
2024年11月12日,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端功能与智能材料”重点专项“病灶微环境响应的纳米催化医学材料”项目2024年度进展汇报会在课题牵头单位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顺利召开。责任专家复旦大学教授孙雪梅、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王均,同行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田阳、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李富友、复旦大学教授步文博、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岳冰、中国...
2024年12月3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育德研究员课题组与俞书宏院士团队合作,在国际期刊《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了题为“Cellulose nanofiber-supported electrochemical percolation of capacitive nanomaterials with 0D, 1D and 2D structures”的研究论文。该...
2024年11月27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强磁场中心喻志武研究员及其合作者,依托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SHMFF),创新性地将超分子自组装工程和缺陷工程结合起来,成功的合成了一种具有氮(N)空位和明显n–π*跃迁的管状氮化碳催化剂(T-0.9ODHCN),其相较于原始块状氮化碳,光催化产氢性能增长了31.2倍。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期刊《化学工程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
中国科大路军岭教授、王恒伟特任副研究员团队与刘进勋教授团队合作,发展了双界面协同串联催化新策略,通过原子精准级构筑功能互补的FeOx-Rh-ZrO2双界面催化剂,在合成气直接催化转化制乙醇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高转化率、高选择性和高稳定性乙醇定向合成。研究成果以“Atomically‒intimate assembly of dual metal‒oxide inter...
2024年11月21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纳米与界面催化研究中心(502组群)包信和院士、傅强研究员团队在动态限域催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发现利用担载催化剂颗粒周围的反应微环境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可以实现反应气氛限域稳定高活性团簇结构,有效打破了团簇催化剂活性与稳定性之间的跷跷板效应。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及化学系的研究团队发展了特氟龙等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学品的低温还原脱氟分解的变革性新方法。在该工作中,研究人员创制了扭曲促进电子得失的有机小分子超级光还原剂KQGZ,并基于此发展了低温(40-60℃)催化还原特氟龙等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的完全脱氟新方法。北京时间2024年11月20日24时,相关成果以“Photocatalytic low-temperat...
O-甲基转移酶参与了许多有价值的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但在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中,甲基转移酶的催化效率通常较低,限制了天然产物的高效合成。2024年11月1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唐双焱团队在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发表题为 Designing a whole-cell biosensor applicable for S-adenosyl-l-met...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