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能源与节能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钻井工程 油气田井发工程 油气田建设工程 海上油气田勘探与开发 石油、天然气加工工业 石油、天然气储存与运输工程 石油机械设备与自动化 石油化学工程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相关记录10075条 . 查询时间(1.875 秒)
2025年以来,金陵石化MTBE(甲基叔丁基醚)装置积极优化蒸汽系统,开展节能技术改造,2025年1月至4月,装置综合能耗同比降低15.8%,创近十年来新低,标志着该公司在绿色低碳转型与装置效能提升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5年4月20日,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40万吨/年芳烃抽提装置建成中交。
“你看,现在就是上触头挡板关闭、下触头挡板打开的状态。”机电仪运维中心电气组组长韩锐指着高压柜内的隔离挡板机构,向笔者介绍。2025年5月6日,云南石化自主研发的高压柜柜前绝缘摇测专用工具模型经过一个月的功能测试,运行稳定,解决了传统绝缘检测需拆除高压柜背板、检测时间长的难题。
2025年5月8日,从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获悉,2024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揭晓,由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牵头,联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共同研发的“超深特深和非常规油气井高效油基钻井液及其工业化应用”项目,被天津市科技成果鉴定专家组认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本次科技奖励评审中,斩获天津市2024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
2025年5月8日,我国最大超深凝析气开发生产基地——博孜-大北气田顺利完成为期22天的采出水电解制氢试验,标志着塔里木油田通过科技创新攻克油气田采出水处理技术瓶颈,不仅为降低气田采出水处理成本及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也为推动油气田绿色低碳转型开辟出“废水变能源”的技术路径。
2025年5月8日,第六届“闵恩泽能源化工奖”颁奖典礼暨学术交流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李永林,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秘书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建峰出席会议并讲话。
沙漠“追光人”     中国石化  沙漠  光伏项目       2025/5/12
紧盯岗位安全生产心里才踏实。”“越到节假日,越要做好分内工作。”“五一”期间,在塔里木油田上库高新区低碳转型130万千瓦光伏项目现场,370名建设者在储能区、光伏区、220千伏GIS旁穿梭忙碌。大家已形成一个共识:守护这片“太阳田”。
2025年5月6日,2025年中国石油科普大讲堂第二讲走进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本次讲座邀请中国石油科协副主席秦永和,以“石油工程技术的现状与未来”主题开讲。
2025年5月8日,记者从长城钻探西部钻井分公司获悉,该公司“甲醇代油”项目首口验证井——米脂5H井顺利完井。该井累计钻井进尺达3900米,全井使用甲醇发电44万千瓦时,折算节约柴油24吨,节约成本近20万元。标志着公司“甲醇代油”项目经过现场实践检验,具备较高的安全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达到规模化推广条件。
截至2025年5月6日,辽河油田沈611区块的抽油机通过“智能节能阀”自动调节冲次节奏,单井平均每日节电42千瓦时。目前,该油田已有226口措施井应用该技术,日节电达9000千瓦时,预计年节电总量超331万千瓦时。
2025年4月27日,中油测井研发的“光纤+PLT”组合测井技术在山平8-5井成功应用,解释合格率超过98%,为油田高效开发提供了全新的技术解决方案。
2025年5月6日,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公司技术管理中心工程师李牧登录数智化气田管理平台,10分钟就查出所有异常井。“气田现在投产井有近千口,如果没有数智化气田管理平台,要去现场一口一口‘地毯式’排查异常井,至少需要一个星期。现在,大数据成为生产‘指挥棒’,工作效率大幅提高。”李牧说,“数智化技术确保了气田安全高效运行。”
编者按:《求是》杂志2025年第9期刊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党组署名文章《当好能源保供“顶梁柱”》。该文展现了中国石油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增强国内供给能力,把保障能源安全的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加强国际能源合作,保障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强化能源科技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打造世界一流能源企业等方面的实践和成果。
近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报告》聚焦国内外技术和产业发展,系统梳理2024年全球氢能产业发展情况,并对2025年中国氢能产业发展进行展望。
难动用储量资源潜力大,却因技术、成本因素限制成了“沉睡的宝藏”。为实现油气藏经营价值最大化,2024年4月,中国石化召开深化上游一体化发展暨加快难动用储量效益开发推进会,部署国内上游一体化发展工作。一年多来,石油工程公司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部署,坚持全产业链协同、体制机制创新,加快角色定位、技术应用、管理体系变革,与各油气田分公司合作开发难动用区块47个,新建年产能突破100万吨油气当量。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