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光学工程 >>> 光电子技术 >>> 激光及激光器技术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激光及激光器技术相关记录573条 . 查询时间(1.93 秒)
2025年4月8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先进激光与光电功能材料部特种玻璃与光纤研究中心团队,创新开展缓冲气体提升乙炔填充的空芯光纤气体激光器(A-HCFGL)转换效率的系统研究,采用1.53 μm单频光纤激光器作为泵浦源,在3.1 μm波长实现3.9 W单频激光输出,斜效率突破35%,相关成果以“Buffer gas enhancing of power conversion effi...
卫星互联网系统以其全球覆盖、低延迟和高带宽的显著优势,成为未来通信技术发展的关键方向。空间激光通信是卫星通信系统发展的核心技术,半导体激光器凭借其高效率、长寿命、小体积、轻质量以及优异的调制特性,在空间激光通信系统中展现出广泛的应用潜力。然而,太空环境中的太阳宇宙射线、银河宇宙射线以及地磁俘获带中存在的大量质子、电子、重离子等高能带电粒子,可能导致器件性能退化,甚至引发器件失效,严重威胁空间激光通...
2025年3月13日,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牵头起草的国家标准《GB/T45307-2025光电测量 智能操控类激光雷达主要参数测试方法》正式发布,并将于2025年9月1日正式实施。这一标准的制定标志着我国在智能操控类激光雷达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为相关产品的质量检测、市场规范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近日,省委人才办、省科技厅公布2024年湖北省“楚天英才计划·科技创新团队”入选名单,我院翟中生团队申报的“基于光场调控的超快激光先进制造技术科技创新团队”榜上有名,将获得30万元省级经费支持。
2024年12月11日,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张首刚、董瑞芳和刘涛研究团队,利用腔稳窄线宽激光器实现了基于光纤传递的光学频率净化技术,在高精度光纤光频传递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2024年11月2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空天激光技术与系统部王俊研究员团队在用于光计算的全光非线性激活器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Inverse-designed Integrated All-optical Nonlinear Activators for Optical Computing”为题发表于Optics Express。之后,王俊研究员团队与之江实验室、浙江大学团...
2024年11月13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空天激光技术与系统部王俊研究员团队在基于SiN-Ti:Sapphire异质集成的可见-近红外波段宽带波导放大器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Design of a broadband Si3N4 waveguide amplifier based on a gain medium of ion-sliced titanium-doped sa...
2024年10 月 30 日,硬 X 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SHINE)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注入器束流调试工作启动,并于当日实现束流贯通,束流加速能量达到工程设计要求的100兆电子伏特(MeV)。这是加速器调束任务继2023年底电子枪段实现束团能量为750千电子伏特(keV)、电荷量为100皮库(pC)和重复频率为1兆赫兹(MHz )束流指标后的又一关键里程碑,标志着SHINE进入注入器整机束流调...
蓝相液晶是一种神奇的手性自组装结构,其液晶分子在空间内双轴螺旋排列成双扭柱结构单元,进而自组装成周期性立方结构,因此,蓝相液晶既具有类似原子晶体的有序性,又兼有液晶的流动性,其布拉格反射带隙很容易实现对温度、电、光等外界刺激的响应,在超快响应显示、多模式环境监测、无镜激光器等领域被广泛研究。聚合物稳定蓝相(PSBP)技术通过掺杂可聚合液晶分子稳定蓝相结构,极大拓宽了蓝相温域及其应用领域。然而,由于...
激光探测感知技术一直是科技领域的前沿热点,在航空航天、智能驾驶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应用。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以应用做牵引,聚焦光子集成激光探感技术的发展方向,重点在单光子激光雷达(Single Photon LiDAR,SPL)、高精度调频连续波(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FMCW)激光探测以及片上集成激光雷达等方面开展技术创新与应用拓展工作。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在宽带可调谐长波红外飞秒激光产生研究方面获进展。该研究将光学参量化放大和差频产生技术相结合,在长波红外波段实现了最高43微焦的宽带可调谐飞秒激光输出。相关研究成果以5-13.5 µm broadband tunable long-wave infrared femtosecond laser为题,发表在《应用物理快...
2024年8月23日-9月2日,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将北京卓镭激光技术有限公司BLAZER-P系列激光器应用到我站的激光测距系统中,与我站KHz激光器并行使用。首日成功观测到GEO、MEO等高轨卫星,地靶精度为1.3mm左右,数据单次测距精度为10mm左右。
2024年9月2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化学激光研究室李刚研究员、金玉奇研究员团队在薄片超快激光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团队基于全链条自主研发的72通薄片泵浦模块,实现了薄片皮秒激光再生放大输出功率超过300W。
2024年7月18日至19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热带森林生态学重点实验室举办激光雷达培训班。版纳植物园职工、学生近50人参加培训。
2024年6月28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空天激光技术与系统部、王之江激光创新中心研究团队在高功率掺铥光纤激光器光束质量预测研究与熔接质量提升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Beam quality prediction for Tm-doped fiber system based on finite-difference beam propagation method”和“Influ...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