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民族学”相关记录4453条 . 查询时间(4.14 秒)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系统深刻揭示出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为新时代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诸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中华民族具有大一统的历史传统和文化传统。“大一统”是贯穿中国历史政治格局和思想文化的一条主线。
《藏文古籍词语词典》近日由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词典共300余万字,由西北民族大学教授嘎藏陀美团队历时30余年编纂完成,收录藏文古籍词语2.4万余条,是一部全面系统注释藏文古籍文献词汇的大型综合性工具书。
岁末年初,贵州民族文化宫(贵州省民族博物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立足馆藏资源,围绕蛇年生肖主题与节气文化、传统民间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聚焦春节迎春纳福、祥和吉瑞等中华传统文化理念,策划推出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充分展示我国传统新年文化的风尚风貌,让人民群众深入了解春节所承载的民俗文化、历史典故,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凝聚起对“四个与共”和“五个认同”的共识。
2025年1月22日晚,中央民族歌舞团在日本大阪青少年活动中心举办“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专场演出,为当地观众带来了一场独具中国民族特色的视听盛宴。
近日,宁夏体育局、民委、党委统战部等8部门联合制定印发《体育助推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明确6个方面17条举措,对体育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近年来,深圳充分发挥56个民族齐全、各民族人才荟萃、与民族地区联系紧密等优势,团结引导各族群众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积极参与乡村振兴与“百千万工程”实践,为广东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添砖加瓦。
北京市始终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调动各区建设特色互嵌式社区,精心打造“和合社区”,在“推动各民族全方位嵌入”方面结出丰硕果实,彰显了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层实践的使命担当,推动各族群众在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中互嵌共融。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进一步落实国家民委和教育部在学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关要求,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河北省民委协同河北省教育厅、省委统战部于2024年10月-12月面向全省大中小学开展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品课征集评选活动。
河南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治校各领域、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成效突出、影响深远,广大青少年学生的中华文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愈发强烈,民族团结、服务强国建设的热情积极高涨,担当和作为更加突出,展现出青年学生新的斗志、新的风格和新的形象。
为贯彻落实好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关于《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以下简称“三交”史)编纂工作的部署要求,北京市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始终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不断挖掘蕴含在北京地区史料中的民族团结进步思想,以坚定的学术立场、科学的研究方法、精深的专业素养、过硬的理论观点、饱满的工作热情,坚持用学术讲好政治,为“三交”史的编纂工作...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广使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近日,辽宁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暨《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使用培训班在沈阳举办,本次培训由辽宁省委教育工委、省委统战部、省民宗委主办、东北大学承办。省内各高校从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10...
为进一步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合作共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跨区域文化交流互动,四川省眉山市民族宗教局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民委签订《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合作共建协议》,开启两地深化文化交流合作、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新篇章。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落实全省和全市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从12月10日开始,大连民族大学党委常委、校领导深入分管部门和联系单位,开展宣讲11场次,做到主题宣讲活动立体化和全覆盖。
近年来,宁波市镇海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俞范社区、广源社区、勤勇村、金邑社区、后海塘社区等为试点,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社区建设和服务管理工作,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