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作物学”相关记录6489条 . 查询时间(3.066 秒)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全球粮食系统的韧性。近年来小麦产量增益速度显著放缓,生物与非生物逆境胁迫不断加剧,现有育种资源难以满足小麦育种对高产、稳产与抗逆性日益增长的需求,亟需引入新的、突破性的优异基因源,拓宽小麦的遗传基础以实现持续改良。黑麦(Secale cereale L.)作为小麦的近缘属,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和强大的...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科研团队破解柑橘黄龙病重要科学难题(图)
基因 种质资源
2025/4/19
柑橘黄龙病被称为“柑橘界的癌症”,这种由亚洲韧皮杆菌引发的毁灭性病害,已肆虐全球近50个国家,导致柑橘产业年均损失超百亿美元。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叶健团队成功解析柑橘抗黄龙病核心分子机制,并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筛选出可有效防控该病害的小肽。这项研究不仅破解了困扰国际农业界缺乏柑橘黄龙病抗性基因的科学难题,也为全球柑橘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近日,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玉米栽培生理生态创新团队在《European Journal of Agronomy》发表了题为“Optimizing planting density and post-silking growth degree days effectively accelerates summer maize grain dehydration”的研究论文。该文章解析了玉米籽粒中水分的...

基因表达受顺式调控元件(CREs)和反式作用因子(如转录因子)协同调控。在玉米等真核生物中,CREs通常富集于染色质可及性区域(ACRs)——这些区域如同“基因开关”,其动态开放/闭合直接影响发育进程。然而,玉米种子早期发育中ACRs的变化规律仍不清楚。

近日,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解志红教授团队在Field Crops Research在线发表了题为“Engineered silicate-solubilizing bacterial community alleviates nutrient stress in field-grown maize by enhancing silicon uptake and optimizing rhiz...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所在育种芯片传感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图)
育种 传感机 经济
2025/4/23
大豆作为全球重要的粮油兼用经济作物,其育种技术发展对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大豆SNP育种芯片能够显著缩短育种周期,但现有传感机制面临单碱基识别信号易受干扰、低丰度突变识别、探针标记不可逆等瓶颈。亟需开展大豆SNP育种芯片传感机制创新研究,为建立高通量的育种芯片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近日,山东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品质研究与新品种选育团队与CIMMYT合作在《Molecular Plant》发表了题为“Mobilizing Triticeae diversity from Genebanks to farmer’s field”的评述,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小麦基因组学研究进展与田间育种应用面临的挑战。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创制出谷子紧凑株型新种质(图)
基因编辑 小叶夹角 株型紧凑 谷子新种质
2025/3/28

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闫银发教授团队提出红薯的快速干燥方法(图)
红薯 快速干燥方法 射频结合烤箱
2025/3/25
近日,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闫银发教授团队在中国科学院1区TOP期刊《Innovative Food Science and Emerging Technologies》发表了题为“Effect of radio frequency combined oven pretreatment on the drying characteristics and quality of sweet p...

陆地棉生产品种的端粒到端粒基因组图谱成功组装
陆地棉 端粒 基因组 图谱 Nature Genetics 中棉113
2025/3/31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揭示油菜生长能力和抗逆性同步提升机制(图)
油菜 生长能力 抗逆性
2025/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