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军事学 管理学 旅游学 文化学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IEEE 802.11相关记录22条 . 查询时间(0.483 秒)
We conduct a reduction-based security analysis of the Extensible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EAP), a widely used three-party authentication framework. EAP is often found in enterprise networks where it a...
IEEE 802.11标准引入二进制指数退避(Binary Exponential Backoff, BEB) 算法以降低节点发送数据包碰撞的概率。然而,BEB存在着不足之处,当数据包碰撞概率较大时,节点的竞争窗口长度会出现振荡,即节点每次发送数据包之前,需要多次加倍扩大竞争窗口长度,而在发送成功之后又把竞争窗口长度缩小到最小值,这个过程反复出现。为了克服竞争窗口振荡问题以增加吞吐量,该文提出两步...
在深入剖析多速率机制导致不公平性根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传输速率的数据分组长度调整(TRPSA)策略,该策略保证了传输速率不同的节点能公平地占用无线信道。理论证明和仿真验证了该策略能有效实现多速率多节点情况下的公平性,显著提高网络性能。该策略只需对IEEE 802.11做细小修改,易于在实际网络中实现和推广。
无线传感器网络采用类似开放式系统互联模型的协议栈,作为第一个完全针对无线传感网络设计的MAC协议,S-MAC采用了IEEE 802.11 DCF的接入机制。本文在分析了IEEE 802.11协议的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BEB),以及倍数增线性减退避算法(MILD)后,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性能指标的新退避算法。新算法将无线信道中的时隙利用率映射网络性能指标传输概率,对网络中连续两次发送的时隙利用率进行平...
针对基于自动速率回退(ARF)算法的多速率IEEE 802.11网络,给出了ARF算法分析的一种离散时间Markov链模型。模型的建立,考虑了节点在发送过程中,通过Basic与RTS/CTS模式的选择,对是否因为信道传输误码导致的失败进行的区分。利用算法模型,分析了节点在以随机概率选择不同发送模式的方式下,其采用各个传输速率的稳态概率分布,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协议退避机制的研究,给出了多速率网络系统吞...
该文提出了一种针对IEEE 802.11 DCF网络增强其吞吐量和公平性性能的自适应优化算法,算法基于网络节点侦听信道得到的网络状态信息进行竞争发送的自适应调整以获得最优的网络性能,称之为CSCC(Channel Sensing Contention Control)算法。算法采用了对节点的信道接入请求以概率参数P_T进行过滤的方法控制节点竞争接入信道的激烈程度,其主要特点在于在优化调整过程中不需...
针对无线局域网无可比拟的接入优点,研究了IEEE 802.11 MAC层DCF协议的主要功能,提出了一种实用的、可扩展的DCF协议的设计方案,为进一步研究无线局域网的接入协议提供保障,实现了以太网与无线局域网的互联互通。该文阐述了设计方案主要模块单元的功能,介绍了FPGA内部设计的主要思想和数据流程。
针对802.11 DCF在系统负载较大时不能有效利用带宽资源的缺点,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效用函数的DCF优化机制(U-DCF)。通过设置站点吞吐量的对数效用函数,将带宽资源的有效利用问题建模为系统效用最大化问题;应用最优化理论将此系统问题等效为可分布式求解的用户问题,即各站点只须独立选择最大化其净效用的竞争参数(CWmin),则系统整体效用也获得最大化。仿真结果表明:与标准DCF相比,U-DCF通过预...
该文提出了IEEE802.11DCF差错帧模型的概念,并在详细分析这一模型的基础上,指出了GloMoSim仿真环境中现有的DCF差错帧模型仿真算法存在的问题,然后严格按照DCF差错帧模型中的相关规约改进了该仿真算法。仿真与分析表明,与GloMoSim中现有的仿真算法相比,改进后的仿真算法能正确地模拟IEEE802.11DCF协议处理差错帧的相关规约,为仿真实验提供了更加可靠的结果。
IEEE 802.11标准中的MAC协议当采用DCF和PCF时是一种随机竞争接入与轮询相结合的协议。该文通过仿真在分析研究此MAC协议对语音、数据业务综合传输性能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支持语音与数据业务的自适应传输方案。仿真结果表明,在满足语音业务最大允许时延的前提下,自适应传输方案通过动态、合理地调整协议参数,可以提高数据业务的传输性能,从而增加网络容量。特别地,本方案不需要改动协议本身,易于实现...
IEEE 802.11协议的MAC层通过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实现对媒体的争用,该文提出一种增强的退避算法,对网络中的动态站点数进行估计,自适应改变退避算法的竞争窗口,以提高网络的性能。
在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中引入基于传输时间的实时业务接纳控制算法,当新申请的业务 加入系统后使系统总的传输时间超过预算时,拒绝该业务加入。对已接纳的业务流按照令牌桶算法分配传输时间,并采用轮询机制保证实时业务的服务质量。通过拒绝接纳过多的实时业务流,为非实时业务留出部分资源,避免了实时业务耗尽系统资源使非实时业务得不到服务的情况。
针对传统拥塞指示信号(例如平均队长)在无线自组织网络环境中不能有效指示网络拥塞的问题,分析研究了IEEE 802.11协议MAC帧服务时延(FSD),并给出了平均FSD与平均帧长、冲突概率以及饱和站数量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当站的传输概率大于临界值时,FSD随传输概率或饱和站数量的增加急剧增大,显示其对链路层拥塞较为敏感.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FSD作为拥塞指示信号的有效性,与用平均队长指示网络拥...
在非饱和状态下,针对具有多业务支持能力的IEEE 802.11 分布式协调功能,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性能分析模型.该模型中引入了“虚拟时隙”以及“虚拟时隙状态”的概念,近似地将无线终端的行为在时间上离散化.以此为基础用二维Markov链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建模,利用该模型得到了平均分组传输延迟的近似闭合解,并提出了控制所有通信业务的平均分组传输延迟方法,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如何对系统性能进行预测与优化....
该文针对IEEE 802.11 DCF提出一个带优先级的退避算法.算法的基本思想是网络中的节点在侦听信道的同时,搜集其他节点发送数据的统计信息,并在本地维护一个关于节点已发送数据量的统计表.当节点有数据需要发送时,将根据表中的统计数据以及本节点的优先级来计算竞争窗口.计算机仿真证明,该算法能很好地完成网络的信道容量在不同优先级的节点之间按一定的比例分配,同时还可提高整个网络的吞吐率.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