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7 共查到“研究与开发管理 协同”相关记录7条 . 查询时间(0.218 秒)
大规模协同设计过程复杂性分析及主体行为层次模型构建
复杂适应性系统 大规模协同设计 产品设计 主体建模
2014/10/15
大规模协同设计是一种由大量志愿者借助开放网络平台自发进行协同设计的新兴产品开发模式,具有显著的成本低和客户满意度高的优势,是传统协同设计模式的有力补充。目前,针对该领域的研究多限于案例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大规模协同设计的运行机制和进化机理,对大规模协同设计过程进行了复杂性分析,并运用主体建模方法构建了大规模协同设计的主体行为层次模型,从主体行为的微观层面描述了大规模协同设计的复杂交互过程,体现了设计...
面向主体的协同产品开发过程动态仿真
协同产品开发 过程管理 动态仿真
2014/10/22
为了研究设计人员在协同产品开发过程中的行为以及过程管理中的典型问题,首先基于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 adaptive system,CAS)和多主体系统(multi-agent system,MAS)理论建立了面向主体的协同产品开发过程动态仿真集成模型,该集成模型主要包括4大部分:设计主体,管理主体,环境对象(任务、资源和产品信息)以及动态仿真系统的功能模型.其次,介绍了动态仿真系统的 开发...
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过程中产品开发与技术能力协同研究——以核电工程为例
复杂产品(系统)创新 产品开发 技术能力 协同 核电工程
2012/2/27
复杂产品(系统)创新存在技术能力学习路径选择问题。通过借鉴Lyapounov函数有关复杂产品(系统)的稳定性描述,对产品开发与技术能力的协同机理、产品开发与技术引进的关系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产品开发需求是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的基础、技术引进必须服务产品开发这个中心、产品序列升级过程就是技术能力成长过程;通过对我国核电工程的协同分析,指出现阶段需把握好产品开发与组织适应性、技术先进性及知识管理的平衡关...
产品协同开发能力的基础框架评价模型及评价方法研究
评价分析模型 评价体系 评价方法
2012/9/25
在分析产品协同开发框架子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组织协同、过程协同、信息协同和资源协同4个方面构成的产品协同开发能力评价分析模型,阐述了运用OPIT分析模型和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三层评价影响因素指标集。最后结合实例提出指标评价过程模型的实现技术路线及其步骤,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基于协同学的产品协同开发链协调机制研究
协同学 产品协同开发链 大规模定制 协调机制
2009/4/1
在分析协同开发链及其协调机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引入协同学理论和方法,对其集成和协调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协同开发链系统序参量方程和势函数,讨论了系统产生自组织的基本途径;从信息机制、激励机制、支持机制及安全机制4个方面构造了系统的协调机制模型,最后就系统协调能力和相关因素对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对协同NPD中的冲突管理进行了分析,介绍了一种经修正的协同NPD冲突管理层次模型及其关键成功因子,并提出了一些管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