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土壤学 Cu”相关记录17条 . 查询时间(0.203 秒)
为改善设施土壤中微量元素短缺问题,减少化肥施用,提高设施番茄产量,在水高庄村日光大棚(SFQ)和小沙沃村日光大棚(XFQ)内,以不同量有机肥替代化肥为处理,研究了设施大棚土壤中有效态Fe、Mn、Cu含量的变化情况及与番茄品质和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有机肥替代化肥均不同程度提高了土壤有效态Fe、Mn、Cu含量。大棚SFQ中,SGY土壤中有效态Mn、Cu含量较对照处理分别提高了140.95%,348....
氧化/磺化腐殖酸对潮土中Cu、Zn、Fe、Mn有效性的影响
腐殖酸 氧化腐殖酸 磺化腐殖酸 微量元素有效性
2019/10/21
【目的】研究比较改性腐殖酸对潮土微量元素有效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以期为开发提高微量元素有效性的专用腐殖酸功能材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土壤培养法,将腐殖酸 (HA)、氧化腐殖酸 (YHA) 和磺化腐殖酸 (SHA) 分别按30、100、300 mg/kg用量与干土混匀装入培养瓶中,调节含水量至田间持水量的60%,置于25℃人工气候箱中进行恒温培养,并保持土壤湿度恒定。分别在培养第3、7、15...
研究了湖南长沙和海南昆仑的2种红壤胶体和非胶体的矿物组成、阳离子交换量(CEC)及Cu(II)、Pb(II)和Cd(II)在土壤胶体和非胶体颗粒表面的吸附行为,以明确红壤胶体对土壤表面化学性质的贡献。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红壤胶体的矿物组成均以次生矿物为主,次生矿物又以1:1型高岭石所占比例最高。土壤非胶体颗粒中石英等原生矿物含量较高。土壤铁铝氧化物主要富集在土壤胶体部分,土壤胶体颗粒中游离...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污染物空间结构特征解析典型污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成因。[方法] 本文以北京市东南郊污灌区为例,在整个区域均匀布点,按1 km×1 km密度采样,共采集土壤样品376个。每个样点为10 m×10 m正方形,在四个顶点和中心点取0—20 cm表层土壤,均匀混合后用四分法从中选取1 kg土壤,作为代表该点的混合样品。Cu和Pb重金属含量采用原子吸收火焰法进行测定,利用Vario...
A model experiment: competitive sorption of Cd, Cu, Pb and Zn by three different soils
desorption contamination heavy metals isotherm single- and multi-metal solutions
2015/3/10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and compare the competitive and individual sorption of Cd, Cu, Pb and Zn on three natural soils: a Gleyic Fluvisol (content of Cd 30, Cu 25, Pb 2297 and Zn 3718 m...
添加农作物秸秆炭对红壤吸附Cu(II)的影响
红壤 生物质炭 作物桔杆 吸附
2012/8/1
为考察秸秆生物质炭在重金属污染红壤修复中的作用,用一次平衡法研究了由花生秸秆、大豆秸秆、稻草和油菜秸秆制备的4种生物质炭对采自江西和广西的2种红壤吸附Cu(II)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添加由农作物秸秆制备的生物质炭提高了红壤对Cu(II)的吸附量,生物质炭对Cu(II)吸附的促进作用随生物质炭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低pH值条件下促进作用更明显。pH4.0和w 为2%生物质炭添加水平下,油菜秸...
不同肥料对栽参土壤中Cr、Cu、Pb和Zn全量及有效态的影响
农田栽参 肥料 重金属 有效性
2011/10/21
为了解施肥对农田栽参土壤重金属的影响,利用ICP-OES方法对多功能微生物制剂基肥(A)、多功能微生物制剂激活后作基肥(B)、多功能微生物制剂激活后花期施入(C)、鹿粪(D)、EM菌肥(E)、猪粪(F)和对照(ck)7个施肥处理土壤中Cr、Cu、Pb和Zn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鹿粪和猪粪施入量增加,土壤中重金属Cr、Cu和Pb含量增加,在4.05 kg/m2施入水平下显著高于1.35 kg/...
黑土区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对于中国的粮食安全和国民经济的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此文以松嫩耕作黑土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呼兰、绥化、海伦、依安与嫩江5个调查区的土壤中Cu、Pb、Zn的污染现状进行研究,揭示耕作黑土的健康状况,为黑土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及TOPSIS法进行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土壤Cu、Pb、Zn的污染程度,由东南至西北未表现出明显...
EDDS对印度芥菜Cu积累的影响及与P-ATPase的关系研究
Cu EDDS P-ATPase 印度芥菜
2011/6/8
印度芥菜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植物吸收、积累重金属的模式植物。本实验通过水培的方法研究了可降解螯合剂EDDS诱导下印度芥菜对Cu积累的特点,并分析了根系中与Cu主动排出有关的P型ATPase的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结果表明:根系中Cu的积累量随外界浓度的升高而升高,但Cu在茎杆与叶片中的积累量则变化不大。但是随着外加EDDS浓度的增加,根、茎、叶中的Cu的积累量均出现下降的趋势。上述结果表明,根系以Cu离子...
以浙东沿海某典型固废拆解区为研究区域,通过采集土壤、灌溉水、农作物以及大气干湿沉降样品进行分析测试,研究土壤Cd、Cu含量特征及其对农产品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0~20 cm)土壤已遭受较为严重的Cd、Cu污染,土壤Cd、Cu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34和65.83 mg·kg-1。土壤中活性较高的水溶态、离子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Cd占Cd总量比例达45.37%,说明其生物有效性和潜在危害...
重金属Cu、Zn、Pb复合污染对紫色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复合污染
2010/4/1
土壤酶是反映土壤肥力的一个敏感生物指标,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土壤环境的优劣状况。采用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铜、锌、铅复合污染对土壤过氧化氢酶,转化酶和脲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铜、锌对三种酶都有抑制作用,其中锌对三种酶有显著抑制效果,而铅在一定浓度下对三种酶有激发作用。铜、锌、铅复合污染对脲酶的影响表现出协同抑制负效应的特征;对转化酶却表现出一定的拮抗作用,尤其铅浓度较高时,拮抗作用较明显;对过氧化氢...
菰对南洞庭湖湿地土壤中Cu、Sb、Cd、Pb的吸收与富集
菰 重金属 吸收 富集
2009/7/20
采集南洞庭湖生长的优势种菰(Zizania latifolia)及其根际土壤样品。分析菰对土壤中Cu、Sb、Cd、Pb 四种重金属的吸收与富集。结果表明:南洞庭湖土壤中四种重金属污染情况是Sb > Cd > Cu,Pb 未超标。在这四种重金属污染条件下,植株不同部位对Sb 均无富集作用,对其他三种重金属元素的吸收积累能力均是根 > 叶 > 茎;不同采样区菰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四季红2 ...
[ 目的] 研究三峡库区不同地域土壤中微量元素分布与空间变异性。[ 方法] 对三峡库区重庆段中下游的万州区、开县、忠县、城
口县、奉节县、丰都县、云阳县7 个县市土壤中的Fe 、Mn 、Zn、Cu 等4 种微量元素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 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 重庆万州区、云阳县属于缺Fe 、Mn 、Zn 亚区, 开县属于富Fe 缺Zn 亚区, 丰都县、忠县属于缺Zn 亚区, 奉节县属于缺Cu...
Cu , 表明Cu 和Pb 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复合污染的初期CO2 释放量高于
Pb 和Cu 单一污染, 对土壤呼吸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结论] 该试验结果为研究重金属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及评价土壤环境质量提
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