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5 共查到“农学 CMS-FA”相关记录5条 . 查询时间(0.046 秒)
新质源(CMS-FA)杂交稻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与杂种优势分析
杂交稻 新质源(CMS-FA) 杂种优势 遗传效应 产量相关性状
2010/2/21
【目的】研究水稻新质源(CMS-FA)不育系和恢复系的产量相关性状遗传效应和杂种优势水平,评价新型细胞质源杂交稻亲本的育种潜力。【方法】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以新质源(CMS-FA)杂交稻系统的5个不育系为母本,5个恢复系为父本配制25个杂交组合,种植亲本和F1获得产量相关性状的试验数据。利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和MINQUE(1)法对10个产量相关性状遗传方差分量比率、遗传率、亲本加性效应和组合...
发掘水稻新型雄性不育细胞质源CMS-FA,育成系列优质米不育系和系列新质源恢复系,组配成强优势杂交稻组合的基础上研究新质源雄性不育恢复系的恢复基因遗传。采用新质源(CMS-FA)不育系金农1A与恢复系金恢3号杂交获得杂交F1代种子,种植F1代,收获自交F2代种子。用F1分别与不育系或保持系回交,获得(不育系//不育系/恢复系和不育系/恢复系//保持系)2个测交群体。同时种植P1、P2、F1、F2、...
新质源CMS-FA杂交稻系统的亲本资源筛选
CMS-FA 保持系 杂交稻亲本资源利用率 花粉染色率 套袋结实率 自然结实率
2009/10/30
用新质源雄性不育系金农1A(CMS-FA)作母本, 分别与来自10个国家和国内13个省份的220个水稻品种组配成杂交种, 考察F1代的花粉染色率、套袋结实率和自然结实率。在F1代中, 当这3项育性指标均≤10%时, 显示父本品种具有雄性不育保持能力, 因而将其划分为保持系资源; 当3项育性指标均≥80%时, 显示父本品种具有雄性不育恢复能力, 将其划分为恢复系资源; 此外的其他父本品种, 即3项育...
新质源(CMS-FA)杂交稻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与杂种优势分析
杂交稻 新质源(CMS-FA) 杂种优势 遗传效应 产量相关性状
2010/3/16
【目的】研究水稻新质源(CMS-FA)不育系和恢复系的产量相关性状遗传效应和杂种优势水平,评价新型细胞质源杂交稻亲本的育种潜力。【方法】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以新质源(CMS-FA)杂交稻系统的5个不育系为母本,5个恢复系为父本配制25个杂交组合,种植亲本和F1获得产量相关性状的试验数据。利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和MINQUE(1)法对10个产量相关性状遗传方差分量比率、遗传率、亲本加性效应和组合...
新质源(CMS-FA)杂交稻育种技术探索与研究
杂交稻 新质源(CMS-FA)雄性不育系 高产兼优质
2010/8/25
依据“植物细胞质-细胞核多育性基因基础上的核质互作雄性不育”遗传学原理,通过系统探索研究,从野生稻中发掘一种与野败(CMS-WA)型、红莲(CMS-HL)型恢保关系不同的新型雄性不育细胞质,称为新质源(CMS-FA)。选育鉴定了系列新质源优质米不育系。育成首个新质源杂交稻金农2优3号参加福建省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2007-2008两年平均比对照增产9.07%,稻米品质符合三等食用籼稻品种品质规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