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3 共查到“计算神经网络 院士”相关记录13条 . 查询时间(0.188 秒)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阿尼尔·库马尔·贾恩教授(图)
中国科学院 外籍院士 教授 阿尼尔·库马尔·贾恩 聚类算法 特征选择 人工神经网络 统计模式识别
2023/11/28
由于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第66届国际电子器件大会(IEDM)于2020年12月12日至18日首次采取线上会议形式,也为这个历史悠久的顶级学术会议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在本届IEDM上,北京大学黄如院士团队发表了4篇高水平学术论文,研究成果覆盖了先进逻辑器件、神经形态器件、神经网络硬件、智能传感器等多个领域,这也是北京大学微纳电子研究院连续14年在IEDM大会上发表论文,其中2篇论文来自类脑智能芯片中心...
2020年10月18日上午,2020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在浙江温州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向峰会发来视频致辞,浙江省人民政府省长郑栅洁,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怀进鹏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本届峰会以“汇聚天下英才 共创美好未来”为主题,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此次峰会嘉宾包括1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13位中外院士,参会代表覆盖125个国家和国际科技组织。海南大...
日前,立陶宛科学院(Lithuanian Academy of Sciences,LAS)官网宣布2020年度新增外籍院士名单,我校曹进德教授当选立陶宛科学院外籍院士。曹进德现任东南大学首席教授,长期从事神经动力学与优化、工程稳定性、网络群体智能等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含重点项目1项),项目成果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果巡礼写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09年度报告。曾获得首届全国...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微纳电子学系黄如院士-杨玉超研究员课题组在针对优化问题的忆阻暂态混沌神经网络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图)
黄如 院士 杨玉超 研究员 优化问题 忆阻暂态混沌 神经网络
2020/8/20
为了提高效率、合理利用资源,人们无时无刻不在面对着各种优化问题,需要在特定条件约束下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这些优化问题广泛存在于科学研究、工程与日常生活中,包括物流的运输、资源的调度、智慧工厂与工程设计等。然而,解决这些复杂优化问题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硬件和时间资源,并且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值。因此,开发微缩化、高效率、低功耗的优化求解器硬件将为未来终端智能决策提供重要基础,是研究人员亟待解决的难题。为此,...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微纳电子学系黄如院士-杨玉超研究员课题组在基于动力学的神经形态器件与全忆阻类脑计算系统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图)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动力学 神经形态器件 全忆阻 类脑计算系统 人工神经元
2020/7/14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微纳电子学系黄如院士-杨玉超研究员课题组提出并研制了一种基于氧化铌忆阻器的新型脉冲神经元,它不仅可以实现传统的全有/全无、阈值驱动发放等神经元特性,而且还可以支持时空复杂性信息整合、在单个脉冲神经元中实现动态逻辑(包括线性不可分的XOR逻辑)以及不同树突输入下的乘法性增益调制等复杂动力学特性,因此超越了简单的泄漏累积释放(LIF)模型等所描述的神经元功能,为基于忆阻器动力学的高精度...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微纳电子学系黄如院士、杨玉超研究员在人工双端忆阻神经形态器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图)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微纳电子学系 黄如 院士 杨玉超 研究员 人工突触 神经元 神经网络
2019/9/26
计算机与人脑的架构与工作方式有着巨大的差别。人类大脑由大约860亿个互相连接的神经元组成,虽然单元计算速度远不如基于传统冯•诺依曼架构(信息存储与信息处理在物理上分离)的计算机,但这种复杂的神经网络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一个存储和计算一体化且高度并行的分布式计算系统,对于复杂数据和多线程任务的处理效率极高,而且功耗很低。科学家们一直努力模拟人类大脑的结构和运算模式,而人工突触和神经元被...
复旦大学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教授宋梁当选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图)
教授 宋梁 加拿大工程院 院士 L2认知多跳无线网络 分布式人工智能
2019/7/5
2019年6月21日,加拿大工程院(The Canadian Academy of Engineering)于加拿大魁北克城举办2019年度年会,并发布2019年度入选院士名单,共有54位杰出学者当选。复旦大学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教授宋梁当选加拿大工程院院士(AI及5G智能网络领域)。宋梁是智能无线网络与系统领域的世界杰出工程师和企业家,智能网络与系统是人工智能和下一代无线系统相融合的新兴领域。宋...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微纳电子学系黄如院士-黄芊芊研究员课题组在超低功耗神经形态器件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微纳电子学 黄如 院士 黄芊芊 研究员 超低功耗 神经形态器件
2019/6/24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微纳电子学系、微米/纳米加工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黄如院士-黄芊芊研究员课题组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利用铁电材料的极化翻转模拟生物神经元的动态行为,提出并制备了一种新型低功耗仿生铁电场效应晶体管(L-FeFET),单个器件即可模拟生物神经元的基本特性,同时提出并实现了基于L-FeFET的新型脉冲神经元,仅需一个晶体管和一个电阻即可实现神经元的基本功能(传统CMOS神经元需至少一个电...
北京大学信息学院黄如院士-杨玉超研究员课题组在超低功耗神经形态器件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图)
北京大学信息学院 黄如 院士 杨玉超 研究员 课题组 超低功耗神经 形态器件 人工突触器件
2018/6/11
近年来,面向高智能、低功耗类脑计算的神经形态器件广受关注。这类器件可具备如同生物突触或神经元的信息处理功能,如人工突触器件具有类似生物突触的连续可调权值,人工神经元器件能够实现类似生物神经元的累积发放特性等,这使得打造新一代类脑计算芯片乃至类脑计算机成为可能。然而,常规人工突触器件仅能够实现连续可调的模拟权值,尚不能逼真、完全模拟生物突触的可塑性和动力学行为,对大脑工作原理的借鉴仍停留在较低程度,...
日前,东南大学数学学院曹进德教授接获欧洲科学与艺术院(European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Arts)院长、创办人之一翁格尔(H. C. Felix Unger)的正式信函,恭喜他当选为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自然科学),同时邀请曹进德于明年三月前往奥地利萨尔兹堡参加新院士庆典并接受院士勋章。他长期从事复杂网络与复杂系统、神经动力学与优化、多智能体系统研究,项目成果作为国...
2018年1月31日,我校举行曹进德双聘院士聘任仪式。校党委书记浦玉忠出席仪式并致辞。校长施卫东代表学校与曹进德院士签约,并颁发聘书。曹进德,现任东南大学首席教授、理学部主任、数学学院院长、江苏省网络群体智能重点实验室主任。2015年当选IEEE Fellow,2016年当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2017年当选巴基斯坦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复杂网络与复杂系统、神经动力学与优化、多智能体系统研究,项目成果...
乔治亚理工学院讲座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B.H. Juang教授访问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图)
乔治亚理工学院 讲座教授 美国工程院院士 B.H. Juang教授 神经网络 感知器 语音识别基础
2017/3/31
2017年3月23日,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讲座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发明家学院院士、IEEE会士、中央研究院院士Biing Hwang (Fred) Juang教授到访自动化所,并做了题为“Deep Neural Networks from 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的学术报告。Juang教授在报告中指出,近年来深度神经网络的研究和应用异常火热,相关的文章非常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