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2 共查到“钢铁冶金 煤”相关记录12条 . 查询时间(0.14 秒)
煤钢行业交流机制工作会在珠海召开(图)
煤钢行业 国家能源安全 宝武集团 鞍钢集团
2023/3/3
2022年12月18日下午,煤炭钢铁行业交流机制工作会在广东省珠海市召开,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山西焦煤、山东能源、淮北矿业、龙煤集团,宝武集团、鞍钢集团、河钢集团、湖南钢铁集团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并发言。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经济运行部主任、中国煤炭运销协会理事长杨显峰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原料工作委员会主任、宝钢原料采购中心总经理徐昌林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
影响储煤仓配煤准确率的因素分析
筒仓储煤 配煤 准确率
2016/7/14
分析了影响筒仓储煤仓配煤准确率的因素,通过控制来煤水分,减少煤料中夹杂,加强配煤系统和配煤操作管理,
提高配煤操作人员责任心等措施,重钢新区储煤仓配煤准确率得到提高,目前基本达到87%左右。
马钢2号高炉提高煤比操作实践
高炉 原燃料 全风温 煤比
2014/9/30
马钢为提高高炉经济技术指标,通过对2号高炉采取强化原燃料管理、优化高炉操作制度、改进喷吹煤质量、全风
温操作和控制一定的氧过剩系数等措施,使得2号高炉煤比得到大幅度提高,2012年9月份以后煤比达到160 kg/t以上,其
中,2013年4月份煤比为182.7 kg/t。
炼焦煤取制样方法的改进
炼焦煤 自动取样机 取制样
2014/7/9
介绍了济钢炼焦煤取制样方法的创新与完善,如研制安装了自动取样机、对受料槽进行密封改造、改进炼焦煤水分制样、G值制样改为机械研磨等,堵塞了检验漏洞,提高了检验质量。
新煤种捣固炼焦小焦炉试验
新煤种 捣固炼焦 小焦炉试验 质量评估
2014/7/9
为充分发挥捣固炼焦工艺的技术优势,实现配煤成本的降低,济钢于2013年对新开发的4种煤A、B、C、D,利用小焦炉及其配套设施,开展了捣固炼焦小焦炉试验,完成了新开发煤种的初步评估,其中A煤和C煤替代现有煤种不可行;B煤和D煤替代性可行,其替代比例分别是10%和15%。
青钢高炉提高喷煤量实践
高炉 喷煤 煤比 焦比
2014/4/15
通过改造原煤仓下煤管、提高磨辊压力,使制粉能力提高12~18 t/h;通过控制煤粉粒度、水分、温度等,改善了煤粉
性能;又通过提高氮气压力、提高喷吹罐压力、降低补气流量、广喷匀喷等技术手段,使各高炉喷煤量提高2 t/h,达到了降低
燃料成本的目的。
高炉瓦斯泥掺制水煤浆成浆性及燃烧特性的研究
高炉瓦斯泥 水煤浆 成浆性 燃烧特性
2013/12/9
将高炉瓦斯泥配入肥煤中制备瓦斯泥水煤浆,通过成浆实验和热重实验,分析了瓦斯泥、水煤浆的单一燃烧及掺混不同比例瓦斯泥后混合浆的成浆性和燃烧特性.结果表明,掺入高炉瓦斯泥后水煤浆的表观粘度明显降低,流变性较好,但稳定性稍有降低,且在发热量满足实际应用的基础上和最大化利用瓦斯泥的前提下,发现瓦斯泥加入量为24%时,浓度为60%的混合浆体的表观粘度为526 mPa·s,流变性及稳定性较好,浆体发热量为14...
煤和矿粉含水率自动测量装置
煤 矿粉 含水率 自动测量装置
2014/4/4
设计了一种煤和矿粉含水率的自动测量装置,包括干燥箱、旋转机构、升降称量装置、控制装置等,该装置能够实现
对原料含水率的自动测定。应用证明,自动测量装置和方法均满足国标要求,所测含水率数据准确,测量过程避免了人为
干扰,效率较人工检测显著提高。
大同云岗弱黏结性煤配煤炼焦研究
大同云岗煤 弱黏煤 配煤 瘦化剂
2014/3/25
在对大同云岗煤基础性质研究的基础上,基于现有配煤方案,通过添加云岗煤来替代部分瘦煤、1/3焦煤或气煤进行配煤炼焦,研究了煤的细度和配比等对焦炭冷、热态强度和反应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云岗煤细度增加,焦炭的冷热态强度均有增加;云岗煤替代气煤,焦炭冷态强度随着配比增加先升高后减小,但热态强度下降;替代1/3焦煤及瘦煤,焦炭冷热态强度均是随着配入量的增加而减小。在配煤时增加肥煤的配入量,配入≯3%的云岗...
济钢第一炼铁厂喷煤工艺设备技术创新实践
喷煤系统 制粉 硫化喷吹 球磨机
2009/2/13
济钢第一炼铁厂喷煤系统投产8年来,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技术改造和创新。通过采取制粉短流程、硫化喷吹、收粉系统改进和喷吹自动倒罐等多项新技术,减少了设备故障、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生产设备的良性运转,满足了高炉喷煤的需求。
直接配无烟煤炼焦工艺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
炼焦 无烟煤 配煤 生产工艺
2008/12/11
该项工艺技术,是利用混合物最佳平衡指数理论。采用微机煤岩反射率分析、20kg试验焦炉和室式工业炼焦炉,求得相关的工艺技术要素并使之成为工业项目的突破传统配煤理论,而直接以4-10%01#无烟煤配入炼焦的技术突破和创新。该项目的完成,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为突破传统配煤理论降低冶金焦生产成本、节约紧缺炼焦烟煤,合理配置资源提供范例。2。根据本厂现时规模,年配入本省无烟煤2.6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