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物理化学 Mn”相关记录56条 . 查询时间(0.146 秒)

Mn-钳形络合物催化CO2加氢制甲酸盐(图)
Mn-钳形络合物 CO2加氢 制甲酸盐
2022/6/15
采用共沉淀法,在不同煅烧温度下制备一系列Mn改性γ-Fe2O3催化剂(Fe0.7Mn0.3Oz),研究了煅烧温度对Fe0.7Mn0.3Oz催化剂低温SCR脱硝活性的影响,并借助XRD、N2吸附-脱附、EDS及SEM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350 ℃煅烧所得Fe0.7Mn0.3Oz催化剂的低温SCR活性最佳,在70 ℃时取得92%的NOx转化率,100~200 ℃可维持100%的NOx转化...
选用壳聚糖(CS)为原料制备了壳聚糖水杨醛席夫碱锰配合物(Mn-CS-sal)。将Mn-CS-sal配合物负载于石墨碳上得到碳载配合物(Mn-CS-sal/C),后经高温热处理得到Mn-N-C目标催化剂(Mn-N-C-t,t=200、400、600、800、1 000 ℃)。采用FT-IR、XRD、XPS和电化学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对其在氧还原反应中的电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
Mn/Ce-ZrO2催化剂低温NH3-SCR脱硝性能研究
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SCR) MnOx SO2 NO
2014/4/8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三种具有不同载体的锰基NH3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催化剂Mn/Ce-ZrO2、Mn/P25和Mn/Al2O3。研究了三种催化剂低温SCR脱硝活性及抗H2O、抗SO2性能,并采用XRD、NH3-TPD和H2-TPR手段对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无H2O和SO2存在的情况下,三种催化剂的低温SCR催化活性均比较高。相对来说,Mn/Ce-ZrO2在低温段(...
研究了锌、锰助剂对CuFe合成低碳醇催化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低温N2吸附、X射线衍射(XRD)和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结果表明, 锌的添加导致催化剂比表面下降, 不利于活性相的分散; 而锰则促进铜铁的分散, 增加了铜铁的接触面积, 有利于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CO吸附的漫反射红外光谱(DRIFT)表明, 锌增强了铁对CO的吸附能力, 这种效应与ZnFe2O4的形成有直接关系; 而锰助...
利用咪唑的水溶液和高氯酸锰水溶液反应制备高氯酸六咪唑合锰(II),培养出该配合物的单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DSC、TGDTG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方法对该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 n,晶胞参数a=11.721(2)nm, b=7.2191(13)nm, c=16 .402(3)nm, β=90.064(3)°,V=1387.9(4)nm3; Dc=1 ...
新型手性双核Salen Mn的分子识别研究
手性双核Salen Mn配合物 分子识别 圆二色光谱 量化计算
2009/12/28
合成了新型手性双Salen配体1及双核锰配合物2,并进行了表征.用紫外-可见光谱滴定法研究了主体双核Salen Mn(2)与咪唑、吡啶类客体的分子识别行为.结果表明:对咪唑类客体的缔合常数顺序为K(Im) > K(2-MeIm) > K(N-MeIm);对吡啶类客体缔合常数顺序为K(4-MePy) > K(3-MePy)> K(Py).主体与所有客体的配位数均为2.测定了识别过程的热力学函数ΔrH...
氧心羧桥异三核过渡金属簇合物[Fe2MO(CH3COO)6Py3].Py(1,M=Mn;2,M=Co;3,M=Ni)和[Fe2MO(CCl3COO)6(THF)3](4,M=Mn;5,M=Co;6,M=Ni)电子光谱的研究
电子光谱 氧心羧桥簇合物
2009/12/28
氧心羧桥异三核过渡金属簇合物[Fe2MO(CH3COO)6Py3].Py(1,M=Mn;2,M=Co;3,M=Ni)和[Fe2MO(CCl3COO)6(THF)3](4,M=Mn;5,M=Co;6,M=Ni)电子光谱的研究。
以Zn(NO3)2•6H2O和AlCl3•6H2O为原料, 借助CO(NH2)2的水解反应, 采用化学均相共沉淀方法和热处理工艺, 在自制CaSiO3∶Pb, Mn红色荧光粉表面包覆ZnO∶Al, 形成透明导电层. 运用数字万用表和自制测量盒对粉体的电阻率进行测量, 比较了包覆率n(Zn)/n(Ca)、n(Al)/n(Zn), 热处理温度和热处理时间对粉体电阻率的影响; 优...
用DSC、TGA技术分别在N2气氛和O2气氛下对MC2O4(M=Mn、Fe、Co、Ni、Cu、Zn)的脱水和分解过程作了热力学和动力学的研究. 在N2气氛下, MC2O4•2H2O(M=Mn、Fe、Co、Ni、Zn)脱水温度Tde和脱水焓ΔdeHm随原子序数Zre递增呈现明显的“二分组效应”;ΔdeHm在(96.46±7.00) kJ•mol-1范围内波动;MC2O4...
平衡电极电势实验确定了25 ℃, 1.5 mol•L-1醋酸钾+醋酸-醋酐(3:1体积比)溶液中Mn(III)/Mn(II)的条件电极电势为0.719 V(vs SCE);采用电势扫描和旋转圆盘电极技术研究了醋酸-醋酐溶液中铂电极上Mn(III)/Mn(II)电对的阳极氧化动力学. 结果表明:Mn(II)阳极氧化成Mn(III)的电极反应控制步骤属电荷传递过程, 阳极传递系数β=0.3...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BaO•6Al2O3系列催化剂.考察了Ba、Mn的引入对Al2O3的热稳定性及甲烷催化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Ba在高温下与Al2O3首先生成BaAl2O4,然后进一步与Al2O3反应生成具有β-Al2O3结构的BaAl12O19六铝酸盐,抑制了Al2O3进一步的烧结,提高了催化剂的热稳定性. Mn的引入也能够促进六铝酸盐的生成并提高催化剂的甲烷燃烧活性....
利用密度泛函方法(DFT)研究了MnNa2WO4/SiO2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中心结构.计算表明,在岐卜绞⒌ (111)面上,W能以单个或三个桥氧与载体作用形成稳定的四面体配位结构,Mn则能以单个桥氧与载体配位或形成不同结构的氧化物团簇;以单个桥氧担载的[WO4]四面体是最可能的甲烷活化中心.
Sm0.5Sr0.5Co0.4M0.6O3 (M=Co,Mn, Fe)作为IT-SOFCs阴极的结构与性能
IT-SOFCs 阴极材料 Sm0.5Sr0.5Co0.4M0.6O3 结构与性能
2009/11/30
通过X射线衍射(XRD)、热重、热膨胀、电导率以及交流阻抗等测试方法, 研究了Sm0.5Sr0.5Co0.4M0.6O3(M=Co, Mn, Fe; 分别简写为SSCC, SSCM, SSCF)作为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IT-SOFCs)阴极的结构与性能. 研究表明, 固相法合成的Sm0.5Sr0.5Co0.4M0.6O3均为正交钙钛矿型结构, 材料的结构参数和性能都与M元素半径及M—O的键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