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4 共查到“东方哲学史 唯识”相关记录4条 . 查询时间(0.046 秒)
瑜伽行派唯识学之结构——再谈无为依与有为依唯识学的区分
唯识 有为依 无为依 如来藏
2009/1/6
笔者曾将唯识学区分为有为依与无为依唯识学两支,本文予以了详细分析,其中着重分析了“有为依”、“无为依”二概念。并且讨论了奘传唯识对瑜伽行派唯识学本来面目的遮蔽,以及唯识思想与如来藏思想的关系等。
唯识与唯了别——“唯识学”的一个基本问题的再诠释
唯识 唯了别
2009/1/6
对瑜伽行派的唯识学而言,“唯识”概念具有首要的意义。对“唯识”概念的不同诠释,导致了唯识思想的复杂发展。汉传玄奘唯识学派对“唯识”概念作了“单面化”诠释。其中“识”与眼识等八识的“识”同,即梵文的vijn~a^na;“唯识”相应即vijn~a^na- ma^tra(或vijn~a^na- ma^trata^)。而其“唯识”概念有两方面基本含义,一是遮诠义,即无离识的(外)境;二是表诠义,又分三...
再论“唯识”与“唯了别”
唯识 唯了别
2009/1/6
“唯识”与“唯了别”是印度瑜伽行派唯识学①的基本概念,对二者的细致辨析意义重大。欧洲、日本佛学家曾经处理过此问题,中国的佛学家霍韬晦、韩镜清亦有论说,但笔者认为皆有所不足,因此曾经撰文重新予以探讨。[1]但由于此问题本身非常复杂,笔者的分析在获得一些认同的同时,也引起了一些不同的看法。有鉴于此,笔者拟以本文对此二概念作进一步的分析与澄清。
无为依唯识学在印度的发展
2008/1/7
一、无为依唯识学在印度的发展简述
无为依唯识学[1]是在瑜伽行派根本唯识学发展时期由弥勒、世亲的著述(如《究竟一乘宝性论》、《辩中边论》、《大乘庄严经论》、《佛性论》等)提出的,与《瑜伽师地论》、《摄大乘论》、《唯识三十颂》等提出的有为依唯识学构成瑜伽行派唯识学的两支。“无为依唯识”作为一个概念描述范型,可以看成是用“无为依”对“唯识”的一个限定。“无为依”意为,无为法心性真如是一切法(万有...